一个村庄的颜色_感动故事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生终究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如果让我来选择这个旅行的地点,我会首选座落在沂蒙山区的小村庄——常山庄。
常山庄,是一个静好的村庄,它拥有青的山,绿的树,还有清粼粼的水。它四季分明,与世无争。这里更有一个让人接受灵魂洗礼的去处——沂蒙红嫂纪念馆。这里的每一块山石,每一寸土地,每一座石桥,每一条小巷,每一座老屋都有着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是的,红色,就是这个村庄的颜色。
踏上这片土地,它的静好与古朴映入眼帘的刹那,会让人心中生出莫名的感动,更有无边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它所蕴含的历史有多深厚自是不须言说,一个深呼吸,就能触及心灵。因为这里的空气中有一种让人心神舒缓的有益微粒在飘荡。
在这里,不论你的地位有多显赫,你的家财有多丰厚,你的学识有多渊博,你唯余敬仰与怀念。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值得人们去记取,这里有太多的感动值得人们去珍藏,这里有太多平凡的人值得人们去仰视……
我猜想,它是有着神奇的力量,一旦涉足,心会蓦然地沉静下来。脑海里盘旋的是一种想要聆听的愿望,聆听它那段红色的历史。你还会被一种想要追寻的思绪萦绕,在追寻中千百遍地读,读它闪着华辉的鲜红的色彩。
不要惊讶,幽深的石板巷静默着,古朴的石板桥静默着,沧桑的老石屋也在静默着,因为浮躁的心灵需要这种静默,因为这静默中饱含了厚重的情怀——无私奉献、人间大爱。
不要喧哗,一场心灵的洗礼将从这里出发。
请跟我来,一起聆听,一起读。
乳汁甘甜爱无言
明德英,是一个朴实而平凡的名字,但这个名字被全中国的人们知晓。这个名字的主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村贫苦哑女。她两岁那年因病致哑,她没有接受任何文化教育,也没有所谓的德、育、智的教育,她像许许多多旧时女人一样,与识文断字无缘;她二十一岁那年嫁给同样贫苦的丈夫,在这小山村里,过着依旧贫苦的生活,不言怨尤。
她三十岁那年,救了一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那是一次日本鬼子发起的反“扫荡”,目不识丁的明德英面对被鬼子追赶的八路军伤员时却临危不惧,将他掩藏在低矮的窝棚里,又机智地将鬼子指向了相反的方向,最终化险为夷。这名八路军伤势太重、营养不良,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又毫不犹豫地献出了乳汁。后来,被救的八路军在明德英和丈夫的精心照料下,伤愈归队。而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也渐渐被传为佳话。再后来,明德英把自己的儿子女儿都送到了部队。也许当下的年轻人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更不能理解她怀着怎样坚定的信念,但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却连目不识丁的山村哑女都能做到。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红嫂”。
那年那月,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曾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当年沂蒙人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奉献:“家家有烈士,村村有红嫂。”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想象那时的场景,想着想着,就感动的无以复加,是我无所企及的壮烈。
明德英救伤员的故事曾多次被我在想象中模拟,在梦里演绎。最终,不管是梦里还是梦外,我始终是个只能抬头仰望的渺小观众,肃然而立,以一种崇敬的眼神仰视这位不能言说的山村哑妇,以及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涌现出的像她一样平凡的山村女人。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勿庸质疑,红嫂的质朴和善良与生俱来,这质朴善良里所蕴含的,是无私的奉献,这是根植于沂蒙山区的一种精神。
我想说,在当下,这种以沂蒙冠名的精神仍旧应该被传承。
老屋有爱育传奇
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有一场精彩的讲述绝对不能错过。听了这场讲述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认定被讲述的主人公是一个传奇。她,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
抗日战争年代,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山村农妇以一颗无私的心,在自家的老屋里创办了沂蒙山区第一个战时托儿所,以满满的大爱抚育八路军的后代。
她怀着不让烈士的后代断根的执念,让八路军的孩子喝奶、吃细粮,让自己的孩子吃粗粮,最终致使自己的孙子因营养不良而夭折。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虽悲痛欲绝,但看着八路军的后代毫发无损,又感到欣慰。
面对凶神恶煞的“还乡团”,她机智地保护着登载了山东省行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所有领导成员名单的《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并一直保存至和平年代,无偿地献给当地政府,填补了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士代表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
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救多名负伤的八路军,巧妙地将伤员掩藏,悉心地为他们疗伤,不嫌脏,不怕累,不服当时物资匮乏,想尽千方百计寻医问药,救活了许多伤病员。她不仅赢得了“沂蒙母亲”的光荣称号,更有多年后,仍有耄耋老人立于她的铜像前,深情地凝视她慈祥的容颜,满眼泪光地喊着:“叫一声娘啊,泪花流……”
她的经历是一部传奇,值得后人们细细聆听;她满怀的无私和高尚的品德大爱令人钦佩,令人敬仰,值得后人们静静阅读。
我肃然,王换于铜像如巨人般高大,我渺小的如同蚂蚁。有风吹来,我仿佛听到了这位传奇人物爽朗的笑声,呵,多么温暖;有雪飘落,我仿佛触摸到她坚定的信念,那么坚实,那么盈润。
耳边回响着她的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仰望,仰望……我的眼睛里泛起泪花。我在听,我在读,每一字,每一句,人间大爱在传承!
白发新娘
她十七岁时成的亲。那个一生中最大的良辰吉日,是一只大公鸡代替丈夫王玉德与她拜了堂。大公鸡在嫂子的怀抱里红了脸,她在洞房里熬干了红烛的泪。空荡荡的洞房盛不下她对他的牵挂。她不知道那个为国家尽忠的他在哪个战场上奋力厮杀,她更不知道自己从此后将成为一名永远的新娘。尽管那晚,她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可梦中的场景却从不曾实现。
因为一次回娘家,她有一个终生的遗憾。那天是她回娘家的第三天,婆家捎信说他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她用一双裹了的小脚在崎岖的山道上跌跌撞撞,她使出全身力气,不停地跑。摔破了腿不觉疼,磕破了手连血都顾不得擦。当她一路奔跑着回婆家时,却只看到婆婆独自坐在她和他的新房里,泪流满面。
那时,她不知道她错过了唯一一次与他相见的机会,却留存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痛。
他给她留下一句话:“胜利了,俺和你再拜堂,战死了,那是光荣的事,你不用难过,速速改嫁!”
她把那句话投进火里烧掉,就好像能够烧掉不吉利的征兆。
以后的整整十二年,她独守新房,对着通往村外的路望眼欲穿。每当想起那次错过,她的心就像刀割似的生疼,疼痛在每一根血管里流窜,蔓延。
十二年,他毫无音信。十二年,她把切肤的疼痛深深藏起,独自忍耐。她每天给自己一个期待,每天给自己一个盼望的理由。她从不敢去想那句烧掉的话。
十二年后的一天,她终于等来了他的消息,却是一纸鲜红的烈士证书。她才知道,在那次错过的第二十一天,他就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牺牲了。他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在他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那十年,人们仍旧喊她“新娘”。
那时,盼望的理由已不复存在,可她没有照他说的话去做,而是做了一个令人动容的选择:她要为他给你公婆尽孝。
后来,她领养了一双儿女,人们再也不忍心称她为“新娘”。
她的名字叫李凤兰,也是千万红嫂中的一员。
聆听一个热烈的年代染红土地的声音,阅读一个热烈的年代凝聚力量的色彩,一路走来一路思,汇聚了丝丝缕缕的感念。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无私奉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永远的新娘李凤兰,许婚动参的梁怀玉……一个个平凡的名字,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啊,我唯有在仰望中痛并深深感动。
我想说,历史永远铭记,沂蒙精神才会永不失传,红色的村庄才会永远具有吸引力,而我们的灵魂,才有接受洗礼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