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情人节,武汉长江大桥上的一座公交车突然爆炸。
警方找到214块人类尸体的残肢和碎块,把拼成完整的人尸后,他们才确认了真实死亡人数。
共16人,那么,炸药包在点燃前,具体的位置究竟在哪?
这是电视剧《开端》的原型案件,真实的凶手,远比电视剧残忍。
01
1998年的2月14号这一天,是情人节。
年轻的女大学生杨海燕,从汉口坐上一辆公交车,打算返回武昌的湖北经济管理大学。
上午10点08分,公交车刚开上了长江大桥,就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轰!」地在桥上爆炸了……
黑色的浓烟,伴随着烈焰火光,将这台公交车瞬间肢解。
火势不断蔓延,整台车不断融化、焚烧殆尽……只剩黑黢黢的框架,数十人伤亡。
爆炸后现场
酿成这场惨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版「开端」,将时间倒回一个小时,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台车牌鄂A63538的1路公交汽车,从汉口发车,驶往武昌的东湖梨园方向。
杨海燕就是在始发站三民路上的车。
上车后,她选择了一个靠后门不远的位置坐下,环视了下四周,此时车上连她一起,只有6名乘客。
发车后,陆续经过五马路站、老法院、利济路和武胜路。
一批批人上车,半个车厢都被填满了。
「果然是情人节,好多大学生出来约会……」杨海燕心想。
过了江汉桥,车到站古琴台,又是一大堆游客挤上了车,此时车中每个座位都被坐满了,还有些人只能站着。
车过龟山,就要开上长江大桥,对面飞檐斗角的黄鹤楼也映入眼帘。
杨海燕还在欣赏美景,突然,一声轰然巨响自身后传来。
强烈的气浪把杨海燕从座位上掀起,冲碎了车窗玻璃,整个身体飞了出去,重重摔在桥面上。
钻心的疼痛、极度的惊吓,可她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公交车又发出几声爆响,火光冲天。
霎时间,浓烟伴着烈焰,包裹住了这台巴士。
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混杂着绝望的惊叫声,不绝于耳。
定魂未定的杨海燕连滚带爬着逃命,却见几个浑身燃着火的人,从车门冲了出来,气力不支倒在地上……
她身边有个男生被爆炸冲击波撕裂了肺部,不住地呻吟。
还有一对带着孩子的夫妻,只剩下满头是血的丈夫紧紧抱着嚎啕大哭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妻子在车尾的大火中烧成炭人。
一位来汉观光的女游客,爆炸中一枚30多公分长的铜钉扎穿了她的小腹,血流了一地……
遍地是奄奄一息的人,一车的血肉模糊,内脏和断肢零落着。
爆炸的烈度之强,就连公交车周边的多辆汽车,也不同程度受损。
6公里外,人声鼎沸的武昌火车站,旅客们都能清楚听到爆炸的巨响。
大桥上的目击者们,更是胆战心惊。
有人开车经过,巨响后,目睹了一条血淋淋的人腿挂在前挡风玻璃上,吓得差点昏厥。
还有人在长江大桥上散步,被「轰」一声震倒在地。跌跌撞撞爬起身来,手边居然是一滩冒着血的断肢……
之后一个礼拜他都吃不下饭,只能勉强灌点白粥。
这……就是武汉「98·2·14」特大爆炸案的现场,也是无数亲历者和武汉市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此剧烈的一场爆炸,看上去不像是意外。
倒像是有人蓄意在某处安置了炸药包,在某个时刻,制造了爆炸。
无论哪种可能,事件已经造成武汉市市民巨大的恐慌,一场罕见规模的侦破工作,拉开了序幕。
02
爆炸后不久,武汉市公安局长程康彦带着大批警员奔赴现场,火速参与进行抢救伤员和现场勘查。
由于案情特大,公安部也高度重视,特意派出了一个堪称「全明星天团」的专家组,参与侦破。
为什么叫「全明星天团」?
是时公安部的首批特邀行政专家,一共有八位,人称「刑侦八虎」。他们分别是:乌国庆、季宗棠、崔道植、陈世贤、张欣、高光斗、吕登中、徐利民。
这八个人,每人都擅长某个刑侦领域,各怀绝技。每逢遇到全国级别的特大案件,或是难以下手的疑难悬案,就会请到其中一、两位协助支援。
这次的「2·14」大案,刑侦八虎直接出动了一半:
公安部大要案处处长乌国庆,人称「当代福尔摩斯」,长于现场痕迹物证分析,曾侦破「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
北京市局教授级高工高光斗,化工大拿出身,是著名的爆炸分析专家,曾侦破「陕西马坊村特大爆炸案」。
黑龙江省厅高工崔道植,擅长痕迹鉴定,是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后来更是侦破「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
吉林延边公安局高工徐利民,对指纹的记忆异于常人,指纹识别鉴定是他的拿手好戏,多次破获重大案件。
这「四虎」亲自出山,再加上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高工班茂森,公安部反恐怖处副处长许文荣等业界大佬,组成了堪称「豪华阵容」的刑侦专家组。
「四虎」一出手,便率领刑侦人员围绕着爆炸现场220米X110米范围内的区间,展开了反复勘验。
他们需要确认两件事:
1.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车上乘客的身份;
2.炸药包爆炸前到底放在了哪;
现场已经疏散了伤亡人员,封锁了交通,只剩下爆炸后那台烧成炭黑的车架——
车架内外,则散布着大批物品碎片和人体组织。
车厢的木地板,直接被炸碎成了一段段的木片。大桥的路面上,也遍布着大小不一的坑洞,宛如战场。
在现场努力提取物证的刑侦人员,就连大桥下的江面也没有放过,经过多次搜索,总共提取出物品残渣241袋,其中光是人类尸体的残肢和碎块,就有214块。
残留物数量之惊人,也意味着侦破工作的难度之大。
214块大小不一的人体拼图,需要技术专员将其拼接到一起,还原死者原貌。
这个工作花掉了整整48小时,才大致拼凑出16具尸体。
因此,死者最终被确定为16名。
认尸工作也随之展开。接下来,需要对伤员进行确认、走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大致还原出,车辆爆炸前乘客的相关位置。
「所以你身边坐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儿,对吧?」乌国庆亲自来到负责伤员治疗的同济医院,了解相关情况。
「嗯,对的。警察同志,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头上缠着纱布的杨海燕问道。
「还在重症监护室,伤势算是初步稳定下来了。」乌国庆一边做着笔记,一边又问了其他一些乘员的位置。
「当时,车上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呢?」乌国庆合上本本,随口问了一句。
「可疑的人……有个民工模样的男人,我觉得他神色有点紧张,」杨海燕努力回忆着,「哦对了,他还提了一个看起来很重的蛇皮口袋!」
「蛇皮口袋?」乌国庆眼神倏地锐利了起来,他赶紧把这个细节又记了下来。
除了伤势较轻的杨海燕外,警方又多方排查,确认车上共有22名伤者,不但身份全部摸清了,在车中的位置,也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从现有了解来看,基本可以排除这些伤者的作案嫌疑。」崔道植说完,深深吸了一口烟。
「会不会是司机?或是售票员?」徐利民插了句嘴。
「咱们已经调查过了,司机叫罗伟,和售票员彭九江都是武汉电车公司的职工。他们公司是承包制,每台车个体经营,自负盈亏……」刑侦专员小江说道。
「个体经营……?」崔道植插了句嘴,又陷入了思考。
「对。爆炸发生前晚,他俩把车停在公司院内。第二天上午,从院内开出车辆,据他俩交代,当时也按程序检查了一遍,并未发现车内有任何异常。」
徐利民冲小江点了点头:「这么看,应该是乘客携带炸药上车。」
「嗯,但也不能排除在桥面预设爆炸物的可能。」
「还是老高严谨。」乌国庆赞许道。
在后续的调查中,专家组大致排除了司机和售票员作案的嫌疑,对现场附近的清洁工、路人、过路车辆司机等目击者也进行了走访,并未发现过多线索。
倒是某次内部讨论中,一位警察提了一嘴:
「当时我正在黄鹤楼上执行任务呢,就听一声炸响,整个楼都有点摇晃,脸上都被粉尘打得生疼……」
「黄鹤楼?那得有好几里远了……这么远的地方还能感受到粉尘,这爆炸物的能量水平,那真的很可观了。」
说话的,正是爆炸分析专家高光斗。
他当时不会想到,警员无意提到的这句话,在不久后便激发了他的破案灵感……
03
既然是爆炸案,高光斗肩负的任务显然是最重的。
「别人都说我是爆破专家,实际上我的工作与正向的爆破工程相反,是运用逆向思维,反推爆炸初始状态,以达到查凶破案的目的。」
提到自己的专业,高光斗如是说。
每一场爆炸发生后,他都会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比如残留物的分布范围、化学物质的检测、爆炸物的破坏力等,进行反推式分析。
不仅如此,自身本就是化工专家的他,还会采用一些新技术,来丰富勘查手段:比如电极技术来检测爆炸案现场的无机成分;又比如发明了利用尸体创伤面积,来估算炸药当量的经验公式等等。
面对这次武汉的爆炸现场,高光斗脑子里想的只有两件事:
1,确定爆炸物的种类;2,定位爆炸中心。
这两件事确定之后,就能反推作案人的特征,这比单纯大海捞针式的调查、走访,要高效得多。
爆炸物的鉴定相对简单些。
毕竟,现场残留了较多化学物质,高光斗将它们带去爆炸实验中心,通过硝酸根、铵离子和氯离子检验,初步确定了是硝铵炸药。
硝铵炸药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业炸药,呈粉末状,常用于大楼爆破,以及矿井开矿,爆炸威力可观。
这玩意儿还有个特点,它在常温下状态相对稳定,一般力度的撞击、打击、摩擦,并不会引爆。因此,相对其他爆炸物,硝铵炸药更便于长途运输。
「所以,单从武汉本地寻找爆炸物的来源,可能并不到位,它也有可能是从外地偷运来的。」高光斗分析道。
这样一来,爆炸中心的定位,就很关键了。
拿着卷尺的高光斗,在现场仔细丈量各种距离——车底距离地面的高度、座椅的间距、爆炸物散落的半径等等……
最终,他基本排除了爆炸物直接放在路面的可能,继而确认爆炸的中心,就在这台公交车内!
而具体的位置,这位专家更是做到了精准定位:
——距离地表9公分,距车厢左壁52公分,后壁108公分的木质地板上。
这个位置如果还原到公交车内,就在左侧倒数第二排单人座的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