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文章(精选14篇)


特殊的文章(精选14篇)

特殊的生日礼物

文/戚万凯

我不看重生日,毕竟生日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不过是我来到人间的纪念日。因此,对于生日礼物,从未想过。

一早起床,习惯性打开手机,猛然看见一条生日祝福短信。祝福者不是亲朋好友,而是一位病友“宽容淡然”,出乎意外。我与他至今不曾谋面,只在网络相识。因一本腹部按摩专著和健康纽带将我们连在一起。不知他从何处得知我生日日期,为我送来意外惊喜,令我十分感动。

紧接着,一大串祝福接踵而至,有新朋也有旧友,甚至还有多年未曾联系之人。感动带我上路,开始新的一天。

《巴渝儿歌》报每月一期。虽然春节放假,但审稿、写稿任务却不能因放假而搁置。因此,趁空在家工作吧。毕竟自己热爱的事业,加班加点也乐在其中。前两天对2019年第一期同题(猪)儿歌擂台赛优秀儿歌作了点评,今天就写“儿歌戚谈”专栏文章吧。每次栏目文章都是考验。写啥呢?对了,这几天发现有作者对儿歌标准存在不同态度和看法,便以文友疑问句《儿歌也需要入格吗》为标题,写下初稿。

何为生日礼物?生日礼物即生日当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礼物。照此说来,该文算是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吧。

中午,邻近亲戚一起聚聚餐,也是春节假期最后的一次团聚。女儿平时在城里上班,假期便带着儿子到外公我这儿来。席间我俩坐在一起。我猛然想起我手机的用户名和密码有误,单位要求下载“学习强国”APP,我多次下载均告失败。负责此事的同事数次提醒我下载,我也束手无策。手机是女儿孝敬我的,也许她有办法。于是,我将手机递她,几下子,她就搞定了,我喜出望外:终于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

当我点开“学习强国”,发现单位有一排行榜,我姓名后积分是零,倒数第一,顿时有种耻辱感。“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怎能倒数第一?不行,我输在了起跑线上,已经落伍,不能再继续下去。我要奋起直追。

下午,女儿一家回去了,准备明天上班,我得把零乱的家里收拾一下。为充分利用时间,我点开“学习强国”视频学习内容,放在衣袋,边帚地边收听,只是想摆脱“吆鸭子”的境地。后来查看分值和浏览栏目,发现不但登陆有积分,阅读文章、观看视频有分,甚至还有每周一答、专题考试等,都有分值。没想到内容如此丰富有趣,于是爱上学习,不停观看、浏览、答题,晚上一查分值,居然有50积分。哈哈!当然,收获的不仅是分值,而是通过学习,了解了时事政治,知道了天下大事,增强了“四个自信”,还掌握了丰富有趣的知识。这对于提升素养、推动工作大有裨益。

春节是中华传统节日,民间是很讲究的,如这一天要送穷,送走穷鬼。按民间习俗,初六是大小商家店铺“开市”的日子,门板上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夜晚,猛然想起,今天我不也是“开市”吗?“学习强国”开市,开始新一年学习。虽然没有鞭炮声,但大红春联和镶嵌猪头的“福”字年前就已贴上。这是否预示着新一年将“开门大吉”呢?当然,这只是开端,未来365天路很长,扎扎实实过好每天,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吉利良好的开端,有了持之以恒的过程,自然会有好结果。

与其别人施舍给自己生日礼物,不如自己送给自己生日礼物,精神文化上的生日礼物。这礼物,丰富营养,保质期长,受用终生,何乐而不为呢?

最为特殊的“过大年”

文/杜法好

2020年的春节,亦即“中国大年”,可谓与往年大不相同。

今年的春节,本来同样喜庆。大年前几天,人们照往年一样早早忙着置办年货,购回大红灯笼和新春对联。红红火火,喜庆团圆,本来就是“中国年”的基本特征。眼看“大年”越来越来越近,外出打工的游子早抑制不住内心喜悦,以及时时涌动的思乡之情,纷纷踏上归程。

有人说,中国人所过的“大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狂欢节”,颇赞同这一说法。单从全国人口的流动来说,它所波及的范围之广任何国家的节日无可匹敌。短短数十天时间,竟有数十亿人口大军流动,这是一个怎样惊人的数据?并且根据统计,每户居民仅仅一个“大年”的消费,可以占到全年总消费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除夕到了,鞭炮早开始响起来,春联和“福”字早贴满各家门上,大红灯笼也开始挂上。其时,一丝丝不安也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媒体中涌动,据说华中某个大城市有些不祥的隐患,而且有可能伴随着过年大军扩散。但人们依旧处之泰然,饺子该包还是包,过年嘛,谁家不吃碗饺子?2003年的那场灾难又怎样?我们不是也度过了?

“大年”初一,事态突变,恶魔的肆虐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当人们意识到这次的风险完全不次于2003年那场灾难,从最上层到最基层,所有的应急机制瞬间触发了。不错,中国人喜欢过“中国大年”,但他们同样开始自信和敢于担当,他们立刻响应政府号召,从即日起不再串门走亲访友,只要安心守在家中,务必做好自我防护,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一切只为防止恶魔扩散!

一天,两天……不知不觉三四天过去,社会早已经实行总动员。风声看似紧张,一些人从心理上还是稍稍心慌意乱,但是,当地政府却在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宣传引导,并组织无数人奔波在防控一线。防患于未然,这种“过年”方式人们却也开始习惯。不就是“新型XXX”吗?当年的“非典”怎样?“禽流感”又怎样?无非过年时有“瘟神”来凑热闹,放一挂鞭炮送它走就是。

今年的“过大年”,和往年相比真是有些不一般,但是,我们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过了。春联和“福”字该贴的都贴上了,饺子该吃还是要吃。正应了那句话,谁家过年不吃碗饺子?拜年也未耽搁,只是大家都改用手机微信。宅在家里就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似乎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在此,我们不能不感动于中国人民拥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是它带领我们一步一步经受狂风骤雨,历久弥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一定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这可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誓言。

一件特殊的礼物

每当看到您眼角边那早早爬上来的细细的皱纹,我的内心深处就不由自主地涌上一股依恋之情,更何况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多想发自内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不过在我眼里您那头乌黑的秀发,依然还是那么光彩照人,您那双秀美的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也许您的外貌不再那么年轻,可是您的心却永远那么和蔼可亲。 妈妈,我渐大了,回忆璀璨如花的童年往事,我感到充满了温馨。

夕阳西下,学校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回家了,去礼品店为妈妈买礼物的同学也络绎不绝。而此时此刻的我,心里却七上八下却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今天正是那伟大的三八妇女节啊!我的心跳得更加剧烈了,几次想对妈妈开口,但话到嘴边又咽下。犹豫不决时,我想:妈妈含辛茹苦地为我任劳任怨,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到大,如今,我什么礼物也没有准备,怎么办?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说是迟,那时快,想到这,我灵机一动,对妈妈兴奋异常地说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要送您一份特殊的礼物。”顿时,妈妈用一种惊讶的目光注视着我,疑惑不解地对我说道:“啊? 什么礼物啊!你今天怎么了呀!” 我心中一颤,憋足勇气说道:“妈妈,祝你节日快乐!在此,我要送给你一份特殊的礼物,就让我以优异的好成绩来报答您对我的一片苦心吧!” 妈妈一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语重心长地说:“好孩子,你终于能了解妈妈的心思了,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那笑容仿佛比花还要甜蜜。

久久的笑声时时地回荡着……千言万语并作一句:“妈妈,我爱你!”

特殊的除夕

文/赵向辉

1993年的除夕,我至今难忘,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那时,我还在病房当男护士,护理没有被家人接回家过年的十几名精神疾病患者,因为人手少,我又离家比较近,所以领导安排我站好最后一班岗,值完上午的班再回家。

12时下班后,我吃了包方便面就往保定长途汽车站赶,开始等15时的最后一班汽车。到火车站附近时,突然发现一名流浪汉躺在地上,只见他60多岁模样,一动不动,气息非常微弱。我很着急,一边扶老人坐起身,一边招呼别人帮忙打120,那时公用电话都很少,更别说手机了,一位中年男子跑出去100多米才打通了电话。在等急救车的间隙,我利用所学的护理技术对老人做了简单的体检,体温不高,肌张力也不高,呼吸和脉搏微弱且缓慢,呼之能应,虽然答应的声音非常低,低到必须紧挨着老人的嘴才能听得到,但是说明意识还未丧失,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救护车来了,医生检查后说可以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和严重感染,但是老人的身体非常虚弱,再在这么冷的地上躺着只会加速老人的死亡。救护车把老人拉走了,大概经过几天的调养身体就会恢复健康,如果能顺利找到家人还能与家人团聚呢。

等安静下来后,我突然回过神儿来,坏了,汽车该开了,我赶紧往汽车站跑,果不其然,等到了检票口,被告知汽车开出去五分钟了,让我快追。出了候车室,我一路追下去,没有看见那辆汽车的踪影,也没有其他的长途汽车经过,我沮丧到了极点。

怎么办?难道不回家过年了嘛,不可以,家人都在家等着我呢。我向回家必经的路口走去,最后倒了四次车才回到家,到家时已经是夜里八点了,家人都很焦急,因为那时联系非常不方便,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为了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我“丢失”了一辆回家的汽车,但是得到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我无怨无悔。

特殊记念

两年零六个月余五天的离别,六年的爱、大概需要60年的时间才能平息。爱他,爱他的全部,爱他那一双magjC的眼睛,爱他不掺着任何杂质。那是一种单纯、美丽、死心蹋地的爱,同时也是单方面的爱。似乎很可笑,但还是至死不渝。因为什么?他的好,他的坏,他的性质,他的独特。都是,同时也都不是。一种莫名的守候,一种难以启齿的伤感,同时也是无任何原因的爱。

可以因为一句话而在意,可以因为一首久违的歌而愉快,可以因久待未息而哭泣,可以因分别而撕心裂肺的恫哭,可以因为想起曾经而泪雨涟涟…

我不是林黛玉,却有着比林妹妹还丰富的眼泪,你也不是贾宝玉,因为你没有在女人堆里度过,但你又是宝玉,因为你和他一样对世俗厌恶、对金钱、地位、生命的不在乎。同时你也有你的薛姑娘,那个你不爱却还是在一起了的宝钗。

故事的主角是我和你,故事的结局却不怎么的!演绎了一段红楼,下一个梦还将继续红楼,另一个活生生、毋庸置疑的红楼晓梦又登台了,是吗?故事还没有结束,可我的心已经想象不起了。

两年了,真应了当初那句话不再见了吗?呵,

雁寄锦书

早晨,发了条微博,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把这晨献给了Bus。每天都摇摇晃晃的在车上度过,真是苦难啊。我多么希望,在这一个钟里,坐在在座位上翻着小书,一直到下车,到单位啊……

其实,我很享受,身边携带着本书的,能闲下来的时候看看,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少,但,至少会感觉到踏实。能写写画画,留下那瞬间的闪念,颇感得意。

很多时候,思维总是跳跃的,且不成熟或无根据的,这样的感觉是很不爽。

今天,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如愿了,一路上,拿了一本小书,看着这本书的名字,就想些事情。曾寄书于人,却不知有否收到,也未得联系,更未得许可。生怕,自己的出现,打扰那一方宁人。自己只能悄悄的打电话给快递,问问答复,快递公司说送到了,我只能以为然,更不敢深度确认了。不管如果,愿收到,愿安好。久不联系,生怕打扰。

我只是被遗忘在那个角落的人儿,再加上自己腐烂如泥,哪能再被理会。

久疏不联系了,我也不是冒出来的,只是感觉,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给自己认为特殊的那位,送点礼物,却不知如何言语,时若云烟,一切平淡如故,能表达什么呢?

只当古人雁寄锦书吧……

在赠人那本的时候,自己也留下了本,自己翻看一下,挺不错的,虽然很薄,但内容足够用的,一生的告诫与指导,难得难得!我的情,就像书中老者对女儿的爱一样,真诚的,能好好的生活,并快乐,平安。

我们都是典型 的80后,困扰的问题,很多,很多,没有办法解决,因为我们现在处的时期很特殊,没有人经历过,更没有什么人能指导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把持自己,这个社会,发展太多,花花世界,诱惑过多,不要飘错方向。自己慢慢坚定自己,向前探索。

坚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想,自己想要的,喜爱的。并为之付出努力,不管结果是否能偿愿,我们为这奋斗奔波的历程而青春无悔。

愿平安快乐,愿幸福……

这件事情,我是不想提及的,只是心中确实惦念,是否能收到那份特殊日子里收到的礼物,作为一种心意,我在盼~

或许,某年我会久了,而遗忘这日子,但在记着的时候,都在念。

远方的人儿啊,祝福……

特殊房东

文/刘卫

这是第五次搬家了,我们一家忍受着颠沛流离的滋味。而折腾一次,又得为女儿联系一次转校,我们也得考虑换一次工作。像浮萍在这个大城市里随处飘荡,我们在辛苦地积攒着买房款。

妻子嘱咐我,这次一定要把房子找合适,哪怕价格稍高,争取能长住。

那天下班后,公司附近一家刚开的中介,一条特别信息把我吸引住了:二室一厅,单厨单卫,配备齐全,月租低至1500元。其地段好,女儿不用转学,距我们的上班地点也近。

我提出马上去看房。中介见我迫切,诡异地一笑:“条件是优惠哦!可房东是个怪老头,独住。他对房客有‘十不准’。譬如,老头养了鸟,白天不准看电视。不随手关灯,要加罚租金……等等。另外,他要对租户‘面试’,试住一月,他不满意就走人。”

条件是够苛刻的,但实在太吸引人了。那个周末,中介带我们一家三口去拜访老头。

老爷子姓霍,神态严肃。两个子女已在国外定居。他还有丰厚的养老金,衣食无忧,不差这点钱。之所以还要招租,是因为他一直想找个好租户,让冷清的房子里添点人气。

问了我们工作情况,老爷子勉强点头。八岁的女儿乖巧地叫道:“霍爷爷,您就让我们住下吧!我负责乖乖的,不惹您老生气。”这一声甜甜的恳求,老爷子露出笑容,高兴地应道:“多久没人叫我爷爷啦!冲这妮子的‘面子’,你们可以马上搬过来,租金暂定下。”

马不停蹄地搬了家。入住后,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老爷子的“十不准”。时间一久,我慢慢地发现这些条件也不是完全没松动。女儿放学后,她先叫“爷爷,请开门!”老爷子赶紧从房间夺门而出,满脸慈祥。每天女儿上学,他还站在阳台上目送。

有一次,见我们一家三口在快快乐乐地吃晚饭,老爷子在客厅里来回走动,直到妻子对女儿示意,请爷爷入席,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妻子给他盛饭,并谦虚地说,我家的菜不好,您老将就着吃吧!老爷子花白的头发在抖动,浑浊的双眼闪动着泪光,感叹道:有一家老老少少地在一起吃顿饭多好。你们就多住些时日吧!我只想每天跟人多说说话。

真正了解到老爷子内心深处,才意识到他对租户的要求一点也不特殊。久违的亲情使他变得孤僻,我们之间特殊的“房缘”又使他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

现在我们处得像一家人。每次我们硬塞给他房租,老爷子都不好意思收,说以后留给他的“孙女”——我们的女儿用。我们还在奋斗,争取早日买套小一点的房子,但不敢想象,真正到那一天怎么忍心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我们还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四下打听,看有没有能给他的精神上带来慰藉,能全心照顾他的老伴……

朋友,是一种特殊的温暖

在灯下念书会走神,想起一个又一个朋友,想起许许多多共同经历的事,想起曾经吃过的饭店,曾经一起喝酒的喜悦,想起曾经相互鼓舞的时光,甚至曾经的只字片语在耳边响起,那种温柔会立刻包围你。在这样一个深夜里,让你迷醉,让你欣慰,让你为之疯狂,让你为之更快乐。

朋友本不该有那么重要,朋友又的确那么重要。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的是朋友。

心情糟的时候可以涂满几张信纸,把它送抵朋友的邮箱,在这样的一份共享中,淡化一份哀愁;心情好的时候同样可以拿起手机,在这样一份同欢中享受更完美的快乐。

朋友是可以一起打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骑着车在路上飞驰;是可以一起同听一首歌,在美妙的音符中感动,沉醉;是可以一同徘徊在博物馆、画廊;陶醉在那充满艺术的氛围里;朋友是有悲伤一起哭,有欢乐一起笑,有好书一起看,有好吃的一起吃,有好电影一起看,有好歌一起听……

朋友是常常想起,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是把观注盛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起时更多温柔。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天空不在飘雨,心不在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因为这份缘起缘灭使得生命变的美丽。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关?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一封特殊的来信

文/汪兆满

一封特殊的来信,静静地栖居在书桌抽屉的最里层;

一段诚信的往事,默默地封存在青春记忆的最深处。

这是一枚再普通不过的信封了:牛皮纸,红格线,蓝邮戳。发出的时间定格在2010年2月26日,正值春寒料峭之时;发件人:项王故里管理委员会,郑。

而这照片之中却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张照片。一个男青年,身着黑色羽绒服,暗黄的卡其裤,位于画面的左侧,右侧是着名的项王手植槐。

这个男青年就是我,更准确地说,是五年前的我。那时大学即将毕业,几次去南方找工作,都铩羽而归,在恍惚之中,回到了家乡沭阳。误打误撞之中来到宿迁碰碰运气,身为沭阳人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淮阴人,因为儿时的记忆中,沭阳县就一直属于淮阴市。而后沭阳被划入宿迁市,我也成为了一名宿迁人。来宿迁找工作后,才第一次踏上这片厚重的土地。

这片土地,既熟悉又分外陌生。熟悉的是自己的身份证上早已印着宿迁市的名称,陌生的是自己居然从未来过宿迁。宿迁地方怎样?宿迁人如何?一系列的疑问萦绕在心头。

后来,从先于我之前来宿的几位同学口中得知,宿迁很空旷,宿迁人很实在。这便是未来宿迁前几乎所有的印象了。

在一家单位投递了个人材料之后,五年前的初春时节,我在宿迁的寒风中等待面试的通知,也得以有机会,去项王故里走一走。

“项籍者,下相人也。”这里是太史公笔下的下相,也是悲剧英雄的故里。那时的项王故里还没有改造,规模很小,有朋友劝我不要去。说那里太冷清了,找工作时,似乎去也不太合适。或许是出于对英雄的憧憬,或许是命运的安排,最终,我还是去了。

在梧桐巷口,在昂首长鸣的乌骓马前,在绿叶落尽的古槐树下,我彳亍着。而小小的院落,也似乎展现着英雄的落寞,我的心也不禁落寞起来。看着历经沧桑的石碑,“项王故里”四个巨大的白底黑字,压在赑屃身上,仿佛也压在我心中。遂想起离宿迁不远的徐州,有一座戏马台,曾经是项王检阅士兵的地方,那是项王曾经的辉煌之地,却像极一座宁静的禅院。而这里,竟然比禅院的一间僻静的厢房。

似乎不到一刻钟的工夫,我已打算逃离着所谓的“故里”,而就在这时,原本只有我一人的院里,突然走来一个人,看我落寞的样子,主动向我介绍“项王故里”的事迹,并询问我照不照相,说十块钱就给我刷好照片并寄给我。

我习惯性地把他当做景区拍照的了。这是一位五十上下的老者,精瘦得很,但眼中却很有精神,一口宿迁话。一番沟通之后,我慢慢放下戒备。

老者原来是这故里的工作人员,爱好摄影,一直用镜头故土变迁,也记录自己的生活。对文史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身为宿迁人也没有为项羽抱不平,而是很客观地承认,项羽还是太年轻,太刚愎自用了,语气中显得很诚实。

听闻我是沭阳人后,目光也显得更柔和;我后来给他讲了一个流传在沭阳当地的关于虞姬的故事:虞姬的家乡有一条河,河这边是沭阳,那一侧就是现在的宿迁。有一日虞姬在在河边浣洗衣服,恰好被河对岸的项羽看见,于是眉目传情,成了一桩好事。听闻我的故事后,这位先生并没有反驳什么,只说很有趣,是传说而不能是历史。

而后听闻我的经历之后,鼓励我多努力,一定能够找到满意工作,向我描绘项王故里的未来规划。这是一个普通长者最单纯的祝福,毫无恶意。而后我才得知,老人姓郑,还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藏在耳房里。最后他还是执意要为我照相,并承诺照相免费,并一再允诺,刷好照片后,一定邮寄给我,不过要过一段时间,因为他总是隔一段时间才去冲洗照片。

我就这样站到了“项王故里”四个大字之前,一瞬间被定格。临走时,我还是塞了十块钱给他,并留下了地址,他送了我一张手植槐的明信片。

而后一个月,我再回学校,再而后,我也似乎把这件事忘了。直到两个月后,我才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封里只有一张照片,后面有两个字“加油”。

我原以为,那张照片可能永远不会寄来,没想到它真的寄来了。

《说文解字》里说:“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一人一言构成一信。一人一信构成诚信温暖的宿迁人。

从此之后,我认识了太多宿迁人;再之后,种种原因,离开宿迁,却无时无地不感觉自己是个宿迁人。一切,似乎只缘起于这封特殊的来信。

真想再回项王故里走一走,去看看已成为现实的规划。

这是宿迁人的诚信故事,很普通,却很真实。

添岁

文/sallary

再过两小时又是新的一年。

习惯性地纠结,强迫症似的,“总结”没写、不留下几行字似乎过不去跨年夜。

年节,人为标记的小小节点,其实无异于眼睛开阖之间的每一天。但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教化久了会形成的习惯,还会美其名曰成为文化。

跨年,也是文化。接近半百,已没有了年轻时朋聚酣饮欢歌不见不散的热情。跨年,也和大多数时候一样,依然“想静静”。网络段子里,不管与谁在一起,“想静静”是会吃白眼或者找揍挨的!但人本质上的孤独,与生俱来、与生俱在,种种的“想静静”,每每还是孤独的迷思和隐喻吧!人类因精神而高贵,人类也因精神而痛苦。

曾经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初次见到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而且因为场合的特殊,和这句话在那个特殊场合的义正辞严与触目惊心,一下子就牢牢地印在了脑海里。假如孤独是种“社会病毒”,那么在人群中为社会的忙碌劳动则是最好的“消毒剂”,结果大概就会是累并快乐着了。

世事沧桑,会让人冷漠,也会让人悲悯。年来岁往的碾压中,匆促生命的挣扎和努力,更让人感动和心痛。

庆幸正经历着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相对富足的时代,尽管仍有种种的不如意……

钟声响过,已然是新的一年了。

正所谓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祈愿——春盘春酒年年好。

特殊的过客

文/紫阳知音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如今我已步入的社会,参加了工作,但在学生时代的那些美好的回忆,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美好的片段呈现在我的脑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高一时参加军训,班里的同学都还不大认识,两个人同时走向教室,彼此很陌生,简谈几句,感觉他很阳光,很开朗。不知怎么的,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我总是很愿意跟他在一起探讨题目,谈天说地,不过,总觉得他比女孩子还腼腆。感觉跟他在一起,心很平静,很开心。当有同学刁难我时,他会帮助我。我觉得他的性格跟我差不多,都挺好相处的。不过,我与他接触仅仅都是在学习的时间,平时,一点都没有联系过。

记得他第一次主动打电话到我家,那时我参加高考后不久,他问我:“考的怎么样了”?我说:“还可以”。当时正值炎夏,我们家乡的土特产杨梅刚好可以吃,他就问了,可不可来我家吃。那时,我是多么想让你来我家,但是,刚考完试,成绩没出来,根本就没有心思招呼同学们,就委婉的说:“现在季节都过了,等明年吧!我一定请你来!那是我们第一次通电话,直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通过一次电话。因为,自从高考过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也没见过面。因为,大家都上了不同的大学,都已各奔东西了。

上了大学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班里同学都有一个自己的QQ号。无意间进了一个高中同学的群,在那里看到了他的QQ,我毫不犹豫的加他为好友,于是,我们又联系上了。得知,他与我选的都是同一个专业。我们虽都有彼此的号,但是,聊的话并不多,感觉我们的距离远了。可能,我们都把对方当成是朋友,仅仅是朋友这么简单吧!

出了社会,现在,我们彼此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偶尔我们会聊聊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涉及生活的话题。每到炎夏,我就想起我还欠他一个承诺,我承诺过一定会请他到家里来吃杨梅的,之前几年,是因为在外上大学,不是很方便,现在,大家都在工作了,是该实现诺言的时候了。但现在,我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邀请他呢?我估计,他也未必会来。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的想他,想起我们一起在高中的美好时光。我也不知道,我对于他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真的也不知道。他对于我,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呢?我只知道,在QQ上聊,基本上都是我主动跟他聊的,他很少主动跟我聊,可能,我在他心里仅仅是他的学习委员与普通的同学罢了。现在,我也很少跟他聊了,可能是我所谓的清高,自尊心在作祟吧!

他应当就仅仅会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过客吧,对,仅仅是过客,没错!

我想,我与他应该不会再有任何的交集了吧,可能我们也重来都没有交集过!

朋友,是种特殊的温暖

文/猪坚强

在灯下念书会走神,想起一个又一个朋友,想起许许多多共同经历的事,想起曾经讲过的话,那种温柔会立刻包围你。在这样一个深夜里,让你迷醉,让你欣慰,让你为之更快乐。

朋友本不该有那么重要,朋友又的确那么重要。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的是朋友。

心情糟的时候可以涂满几张信纸,把它送抵朋友的信箱,在这样的一种“共享”中淡化一份哀愁;心情好的时候同样可以放飞一只信鸽,遥送到朋友的手中,在一份“同欢”中感受更大更完美的欢乐。

朋友是可以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骑了车在路上飞驰;是可以沉溺于美术馆、博物馆;是可以徘徊于书店、画廊;朋友是有悲伤一起哭,有欢乐一起笑,有好书一起读,有好歌一起听……

朋友是常常想起,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把关注盛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及时更多温柔。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朋友的美不在来日方长;朋友最真是瞬间永恒、相知刹那;朋友的可贵不是因为曾一同走过的岁月,朋友最难得是分别以后依然会时时想起,依然能记得:你,是我的朋友。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天空不再飘雨,心不再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因为着份缘起缘灭使生命变得美丽起来。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关?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难忘而又特殊的年味

文/逯富红

提起年味,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无数别样和精彩值得怀念珍藏。

于我而言,第一次在电灯泡下过年的情景,由于意义特殊、印象深刻,因此,一直铭记心底,挥之不去。

那年的农历八九月,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正值干活的大好时机。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群装束古怪的人,他们头戴安全帽、腰系帆布带,更为特别,屁股上还有个褡裢,插满各式各样的工具。乡下孩子,哪见过这种打扮的人,于是大伙儿便偷偷跟在他们后面,指指点点、挤眉弄眼地看稀奇。

回到家,才从大人们口中得知,原来,他们都是电工,专门为村里通电而来。这等好消息,简直比天还大,一时之间,我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同时,也从那天起,盼望通电,便成了心里最大的愿望。就算在学校,满脑子仍然想着这事,也就不免因时常走神,而被老师罚站批评。到了周末,更是屡过家门不入,成天跟着工人们漫山遍野疯跑,为此,也没少挨过父母的责备和训斥。

立杆架线,是通电的前提条件。仅一根水泥电杆,就足有十多米长、成千斤重,要把这些庞然大物,一个个弄到车子到不了的地埂山坡之上,并且要牢牢竖栽起来,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当年不像现在,吊机、铲车之类的大型机械随处可见,一切只能全凭肩扛手抬。好在那时,村里人很少外出打工,因此,有的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每天,总有好多年轻人,自发组织赶来帮工,他们每个人都光着肩膀赤膊上阵,使出浑身的力气,干得热火朝天。

一个月之后,线路架设完毕。只见无数的电杆,哨兵似的直立着一溜排开。顶端,架着三条麻绳般粗细的铝线,呈品字形,顺着蜿蜒起伏的山坡伸向远方。不时,也有几只漂亮的鸟雀落下点缀其中,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接下来的装表入户,虽说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但是为了能赶在过年之前完工,工人们不但不喘口气,休息休息,反而更加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工作,因为时间不等人,毕竟已经冬天来临。

不知不觉,就到了腊月。正在家家户户忙着杀猪宰羊、置办新年的时候。终于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从工人们口中得知,今天晚上正式调试通电。于是,乐坏了的我们活蹦乱跳、奔走相告,没用多大功夫就把喜讯传遍了全村。

晚上七点整,随着一声令下,工作人员果断地合上电闸。顿时,在万众注目当中,全村所有的照明工具,同时亮起,泛出崭新雪亮的白光,把整个村子装点得如同灯火通明的海洋一般。祖祖辈辈用惯了昏暗的煤油灯盏,突然之间换上这明亮的电灯泡,家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竟是那么的一目了然,还真让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除夕那天,父亲早早让我们把家里所有的灯泡,不管屋里还是院外,全都打开,甚至连畜舍也不例外。接着,又亲自把之前为过年准备的几只彩色灯泡,分别装在灯笼里,挂在大门正中。远望过去,一派花花绿绿、喜气洋洋的迷人景象,最后,父亲又在上房供奉祖宗牌位的八仙桌上,慎重其事,安放好一个精巧别致的小台灯,紧接着又摆上贡品、点燃香火,边磕头作揖,边念念有词:“今年过年,咱们村破天荒通了电,列祖列宗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今晚上,就和子子孙孙们一起高高兴兴来享用吧!”

厨房里,鼓风机吹燃的熊熊炭火,尽情舔舐着锅底。母亲再也不用单膝跪地,啪踏啪踏拉扯那老旧的破风箱了。很快,丰盛的年夜饭就摆上了桌,全家人围座一起,尽情吃喝、尽情说笑,席间,谈论最多的,自然是关于电的好处和奇妙。吃完年夜饭,轮到发押岁钱时,一向抠门的父亲,因为心里高兴,竟然大发慈悲,为我们每个人比往年多发整整十块“大洋”。在接下来守夜的时间里,尽管平时胆小如鼠的我,夜间连炕都不敢下,但这时由于装了路灯的院子如同白昼,所以,总是不停地跑出跑进、玩这玩那,一改往常,没了丝毫害怕的感觉。

就这样,第一个有电的除夕之夜,终于在无限的期待和渴盼之中,变成了现实,那种新鲜而又惬意之情,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不出的。那晚,家里所有的灯泡,自然彻夜长明。而每个人,也都沉浸于激动和喜悦之中,兴奋不已、久久难眠。

如今,电做为一种最常见的能源,已经无孔不入,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小孩子,也都觉得是件再也平常不过的小事而已。但蓦然,回想起那年灯光闪烁之下,浓浓而又特殊的年味,总觉得记忆犹新,历历如在眼前。

抚今追昔,触景生情,不禁感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偷取火种,造福人类;曾经,那些同样为而光明而奋战的人们,也不愧为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不折不扣的时代先锋与优秀楷模。

特殊的存折

文/柏兴武

周六回乡下探望岳父、岳母。两位老人正在下跳棋。看到老人自得其乐,我跟妻子准备动手摘菜做饭。岳母却笑着说:“你们先看我们下跳棋,今天是老头子存爱的日子。”我听得莫名其妙,妻子笑着说:“今天爸要陪你下跳棋,还负责给你做好吃的。”母亲乐呵呵地说:“对。我过会儿也把这个写进我的存折里。”

我偷偷地问妻子:“你说有本珍贵的存折,就是专门用来记这些生活小事的本本么?她怎么这样容易满足?”妻子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他们俩风雨同舟几十年,爸爸性急,却没跟妈妈吵过嘴,靠的是什么?告诉你,就是这些爱的细节。爸爸在细节里付出爱,妈妈在婚姻存折里记录爱的细节。妈说婚后生活,不愉快的事常有,爱的细节也很多。把爱的细节记在账本上,闲时或者不愉快时,拿出来看看。看着,看着,里面就能飘出爱的味道来。这爱的味道会让她感受到被爱滋润的幸福。爱的味道让她学会了容忍,甚至看到记录的爱的细节,觉得亏欠了爸爸,应该给他弥补。这样一来,她不仅没了怨气,还会变得温存。”

妻子的话让我细细回味。我对照着妻子的话想起我们夫妻的相处。我们牵手也走过了二十年,没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也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人到中年,没买新房,连二手车也没有。整日里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伴,可小事中的确有着不少爱的细节。也许妻子跟她母亲一样,记忆深处留着的只是爱的细节,用爱的味道温暖自己,她才对我没有怨言,只有欣赏。

妻子见我发呆的样子,用手肘碰碰我,附在我耳边说:“有其母必有其女。你这人太粗心,我一直跟我妈一样记录着爱的细节,你却不知道。前天晚上我给你织毛衣,你隔几分钟把我的手捧在手心里温暖一下。你这个让温暖传遍了我的全身的细节我就记录在爱的存折里。”

岳母和妻子“特殊的存折”让我深受启迪,我乐呵呵地对妻子说:“你陪爸妈多下几盘棋,我去做饭、炒菜。爸给妈的那笔存款明天再入妈的存单吧!”岳父岳母一听,开心地大笑起来。

上一篇:《另类路人》全文小说-周染白月丁丁全章节最新阅读

下一篇:等待的文章(精选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