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章(精选11篇)
清明节的文章(精选11篇)
古诗词里的清明情结
文/胡巨勇
“清明无处不思家”。清明,历来是诗人笔下永恒的意境之一。它不仅是节气,也是节日,更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悲欢离合浸染的乡思情结。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在古代它的习俗除了扫墓、踏青之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植树插柳以及放风筝等等。许多流传于世的古典诗词通过旷达悱恻的造诣,将清明内涵里的情结升华成心灵深处朵朵永恒的奇葩。
清明,是乡愁的载体。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任所山东密州时,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虚实结合中白描的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境界层出,情调哀婉,既有伤妻之情,又有自伤之情,更有对故乡山水的无限思念,不愧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清明,是哀思的主题。明初“四子”之一的高启,诗歌奔放豪迈,他的一首《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凄凉的字词间呈现出的是一种无法消释的乡愁,让人流泪。
清明,是写真的图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用杏花作飞雨,牧童入诗韵,寥寥二十几个字就将一幅清明意境中的江南烟雨图烙刻在我们脑海中。明沈昌有诗云:“杏花枝上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此作的诗情画意与杜牧的《清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清明,是休闲的节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文情并茂地绘出了人们郊游踏春、惬意地融入大自然,因恋春流连忘返日暮方归的画卷!“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明节的习俗在这首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真可谓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是情爱韵事。唐朝诗人崔护在清明节到城南踏青,桃红柳绿美景下,邂逅了茅屋前斜倚一树桃花的姑娘,她含情脉脉的眼神让叩门求饮的崔护心生爱慕。来年清明旧地重游,不见了少女,唯有一树桃花寂寞嫣红。他挥笔留下一诗:“去岁曾经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惆怅离去。故事的发展是少女回来后看见此诗,从此害了相思病,日渐消瘦。少女的父亲最后找到崔护,挽救了女儿,也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自此,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别样的清明对于崔护来说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
清明,这个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形容词,承载着太多的情愫。清明走进诗词,使诗词生色,诗词吟哦清明,使清明生香;怀一颗清明之心,品古诗词里诠释出的清明情结,就是做时空的穿越,情感的洗礼,心灵的皈依。
清明节
文/此生知足
踏上一段未知的路途,心里是急切、空空的、还是放松的,我想大概都有吧。早上五点多的时候就睡不着了,洗漱完毕之后,口袋里装了一个手机、小笔记本、和一瓶水,便逃离了学园。坐上了开往异地的火车。
上帝对我真不薄,让我坐在了靠近窗口的地方。也许,这次真的是心情放松了吧,总感觉,一车间内没有拥挤和骚动。窗外的油菜花,一簇接着一簇地绽放着自己,没有谁可以束缚它展示自我的自由。火车慢悠悠的使动着。阳光也似乎是多情的样子,它总是偷偷的去唤醒嫩黄的杨叶。麦田绿悠悠的向你抛眼,让你无法不去观赏它的柔美。房子、桃花、青菜、草垛,组成的农舍,总会让人记起童年的故事。那个时候,曾想过,如果,有一天和喜欢的人结婚了,就一起铸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房前房后种上向日葵,围一个小篱笆,养一些小动。空余时间,可以放点轻轻地音乐,一起看看书物等等,想想都会感到很惬意。
也许,曾经的想法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火车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快要到站了。旅客们都要准备下站了,我紧跟着人群,就像一只害怕被落下的羊羔,心里有着不能告人的害怕。
我在这边找到了密友她们。这边的学区也是挺多的,便进了一个校园中。有时候感觉校园就是上帝赐个人们的伊甸园。绿叶遮蔽的考研室里,坐了不少的学生,他们很认真的样子很让人心虚,深感惭愧。校园的小路旁的木凳上,也许是,情侣聊天的好去处吧。校园是灵魂的归属所吗?我认为是这样的。
晚上去了夜市,好小的一条街上,布满了好多人。衣服、鞋子、烧烤等,那些卖主最看不惯的大学男女生,却是他们最讨好的上帝。天黑了,我累了。走在回去的路上,我装瘸子,一拐一拐的样子,我说,如果有一天我去相亲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做,如果这样子我都能被看中,说不定,我就真的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结婚了呢。就这样,我们疯的没有着落,走过了一条不算是黝黑的小路。
是不是太开心的玩闹之后,就会感到很失落?回到她们寝室后,无事可做,站在阳台上张望着家的方向,明明就不想回家,可是我在想什么呢?冬天过完了,可却感觉还是很冷的样子。清明节,不是我一个人在外。
清明与聪明
文/汪金友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4月4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据《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丛书记载,我国的古人,把清明节又称为聪明节。这就巧了,愚人节讲的是“愚”,清明节讲的是“聪”,一个以愚人为乐,一个以自聪为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的民间节日,但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相互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被捉弄的对象为“愚人”。在愚人节里,有人传递假消息,有人散布假政策,还有人冒充你的亲戚、朋友或者恋人,提出假要求,制造恶作剧。只有看到被捉弄的人受骗上当,愚人者才感到快乐。相比起来,我们中国的清明节,则更有春天的信息和人间的温情。春风一吹,脑袋开窍,把没有想明白的事想明白,把没有办妥当的事办妥当。环境“清洁”,人心“明净”,生活“清新”,社会“明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谐和温暖。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孝敬老人。有一句古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等儿女羽翼丰满,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虽然可以在坟上填几锹黄土,在坟前烧一包纸钱,但谁都明白,他们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了。所以每一次扫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涤和升华。活时不孝,死后哭天,让别人耻笑,也令自己不安。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对待他人。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来历之一,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的结局,也是一条沉痛的教训。首先是晋文公赏罚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割肉奉君尽丹心”,而在论功封赏时,却唯独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做鬼终不见”,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宁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让晋文公痛苦和遗憾。这样的心胸,未免太狭隘了。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和包容。有容乃大,寡欲则宽。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创造生活。唐宋时期,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就是钻木取火。很多的唐诗宋词,也都记载了清明起“新火”的盛况。如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等。每到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之礼”。很多的人,带着榆柳之木当场表演。谁要首先钻得新火,就会获得重奖。“钻木”,代表着一种力量,“新火”,寄托着一种希望。这些活动也在告诉我们,美好的未来,在于精益求精,奋勇向前。
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享受阳光。有一次,孔子问几个弟子的志向,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讲的,就是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这首《苏堤清明即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踏青的快乐情景。
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好的条件,去向盎然的大地,沐浴灿烂的春光。
清明节的思念
文/玲儿
又是一年清明节,天暗的象一张忧郁的脸。
看,又飘起了雨,很细很细,冷冷的冰冰的,象一滴一滴轻轻垂下的眼泪。
风把云撕成了一缕一缕,白幔般长长的垂在刚长出芽的枝桠间。小河的水翻着一朵一朵的浪花,它也在轻轻地呜咽。
小河边的不远处,父亲您静静的躺在空旷的大地间。
这是生您的土地,是您童年玩耍的小河边,如今您又回到了这里。
长眠吧!父亲
让女儿们把这一把故乡的土,轻轻撒在您的身上,去抵挡料峭的春寒。
让女儿们把这杯水酒,撒在您的脚下,那是别后的辛酸。是女儿们汩汩而出的泪水。
还有飘飘荡荡的燃烧着的纸钱,就让它在阴阳两界间穿梭吧,那上面一行一行写满了女儿们对您的无尽思念,晚上您来我的梦里时,再诉说别后的经年。
十八年了,您离开女儿们十八年了,我奔波在茫茫的红尘里,只是突然变得脆弱多情,多情的是眼泪,一滴滴洒满黑夜,然后揉碎在梦里。
十八年前在酷暑的季节,你为了帮我们几姐妹筹集学费,然而就一去再也不复返…
那时的我还是那麽的不懂事,只是知道母亲哭,我也就跟着哭,依稀的记得妹妹还没有吃饭的桌子高,蹒跚的脚步刚刚学会走路,咿咿呀呀的刚刚会叫爸爸、妈妈……
家人的大哭长嚎撕破了整个村,天塌了,泛滥的悲伤淹没了一切,泪水化成了血。一切都完了,您就这样撒手而去,不再理会我们,您好狠心!
我的父亲就这样走了,带走了我的魂,带走了我们全家的希望,带走了一切一切……
我的母亲,继续的挺立,含辛茹苦帮您拉扯大我们4姐妹……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家人把您安葬在这里时,也是个细雨蒙蒙的早晨,跪在坟前,泪眼婆娑依稀是您熟悉的脸,我知道永别了!父亲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没能够回家,女儿知道,您不会怪我,可是我却一直都有责怪自己,因为只有今天我们才能依稀间相见。
清明了,今年的清明只有姐姐和妹妹把我思念带去吧……
泪眼朦胧,满天飞的不是雨丝那是女儿们滴滴的眼泪……
又是一年清明节,细雨飞满天,婆娑几度看泪眼,断魂孤坟前。依依父女情难舍,恍若昨日间,两世相隔难再见,梦牵多少年?
明日又是清明节
文/上等签
想着明日又是一年一次的清明节了,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因为我家是住在大山附近,所以能深有体会,这里的空气清新,虽不如城市那么繁华热闹,但这块净土更有他独特的一番魅力!山上常年可见绿荫葱葱的树木,有少片的竹林,更有不少山鸟在这山林里自由飞翔,为这片不知生存多少年的山增添了许多生机!
山的好处颇多,它为国家解决了许多土地问题,让生者安心,让死者安息,让死者找到了一块永存的安息之地。我家有幸住在苏南的一个大山脚下,看着每年都有不少男女老少远道而来到山上祭祀祖先,可能人多住着习惯了,倒不觉得有什么害怕(山上有许多坟墓),反而感叹这里的路咱这么窄啊!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脚下的人们就是靠着他不用为柴火而愁,也有人在山上种笋,还有野笋,曾经我也有那么一次挖野笋的经历,让我至今觉得记忆犹新,那可是体力活,不仅要力量大,而且还要眼力好。那次我记得收获还埋丰富的!带着满满的战利品,我和同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想着明日的清明节,虽热闹非凡,凭经验可能还是很累人的,一为要招待亲朋好友,二要登高。还好听说明天的天气不错,不是如古诗所云“清明时节雨纷纷”为踏青的朋友更添一份好心情!
清明节
文/王吴军
清明节又来到了。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清明思上塚,昨夜梦还家。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默默念着这首诗,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潮湿起来。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面朝乡下老家的方向,我想起了父亲的坟墓,我心中一酸,想跪下。
清明节是农历的一个节日,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要追根溯源,城市人其实都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只是,在城市里生活久了,许多人就把农历淡忘了,连纪念自己那些去世的先人的清明节,也被许多城市人忘记了,也许不是要故意忘记的。如今,大多的城市总是记得圣诞节和情人节,却不记得清明节。
但是,我却忘不了清明节,忘不了传统的农历,也许我的身上还没有失去乡村的泥土气息。
我去世的父亲在清明节这天魂归故里时,看到老家寂寞的院落,会不会伤心。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过生日的情景,在外面玩得兴高采烈,母亲使劲把我拽回家,桌子上是让人一下子开心而笑的香喷喷的鸡蛋面。我大口吃着,母亲笑着问,慢点吃,锅里还有。我问,妈,今天啥日子,为啥吃面?母亲笑着说,今天你的生日呀,你整天就知道玩,啥也不记得了。父亲在一旁抽着劣质的纸烟,笑呵呵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面,说,真是个傻小子,连纪念日也忘记了。
我后来明白了,不论什么时候,父母也不会忘记孩子的生日,那是孩子的出生纪念日。
对于去世的父亲来说,清明节就是他的纪念日。虽说我比较忙,我也应该抽出时间给九泉之下的他问个好。最起码,我不能忘记。
想起小时候的清明节,父亲总是带着我和哥哥去坟地里给先祖烧纸钱、扫墓,还要摆一些供品,敬三杯老酒。看着坟地里热闹的景象,我就觉得亲情的味道在四处弥漫,心里热乎乎的。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那些冷冷清清的坟地,不禁想,去世之后,有后人记得纪念和祝福真是温暖的事情。父亲经常说,不论到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先人,没有先人栽树,哪有后人乘凉?做一个人,饮水别忘记思源。
这个清明节到来时,我心中伤感。回望故乡,我默默流泪了。
其实,清明节是一个谁也不能忘记的纪念日。
清明节,我思念我的父亲。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清明随想
文/李友昌
我喜欢清明时节的好时光,那正是油菜花开放的时候,满眼金灿灿的花朵,周边点缀着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美不胜收。
清明节,正是感恩的时候。掬一捧鲜花,放在先人的坟前,长者的音容笑貌,昔日的童年往事,历历再现。许多遗憾,诸多欣慰,那一刻就让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都随着泪水倾诉出来吧。
清明节,正是聚会的时节。“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多久不见的兄弟姐妹、同祖同宗的亲朋好友,又如约聚在一起。许多困难,在血脉亲情面前,都能够迎刃而解;一些矛盾,在血缘亲情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世态炎凉的世界上,亲情的力量能够让你时刻感到温暖,不再孤单。
清明节,正是踏青的季节。金灿灿的阳光,驱散了最后一丝残冬,明媚的春光,早已普照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似锦。漫步在青青的麦田,流连在纷繁的花丛,驻足在故乡的小河旁,陶醉在夕阳的余晖里,你会感觉身体的元气正在一节节复苏。
清明节,也是思考的时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善待长辈,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但亲情播种下的慈爱,会化作绵绵的思念,永久根植在心田之间;先贤留下的光辉,会凝成巍峨的灯塔,永久普照在朗朗晴空,照亮我们的前路。
那些年,那些清明节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清明节,这个清明有同学从合肥来武汉玩,我也全程陪伴,直到早上他们离开。这让我想起了许多。
那年,我们十九岁,那个春天,我还在每个月不停的给她打电话,而她则总是慢慢悠悠的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直到我们挂掉电话。而那个清明,她们几个一起来到武汉玩,我满心欢喜的到汉口火车站接他们,三号下午我们在江滩放风筝,之后她去经济学院的同学那里住,我们回来了。第二天,原本已经说好要来我们学校的他们居然因路途较远变卦了,而由于另一同学已经为她订好了生日蛋糕,他们还是来了。那个夜晚,我们在KTV过夜,也为她过生日。我多么高兴能和她一起唱上几首歌,虽然这种机会着实不多。而我一夜没睡,如今还总会记起她坐在我大腿上,还有靠在我肩膀上的瞬间,也许永远都不会忘吧!
清明节当天,我送他们到火车站,他们要回去了,而那天,正是她19岁的生日。那年,清明节因为有她而变得那么精彩,充满活力。而那时候我已经很喜欢许嵩的《清明雨上》了,因为这个出生在清明节当天的女孩。然而,还是在那一年,她最后告诉我,她成为了别人的女友,那个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人。到如今,她和他依然幸福的在一起,而我和她,则开始慢慢疏远了,联系越来越少了,现在见到她再也没有那种莫名的特殊感觉了。
还是在那一年,在一个热闹的夜晚后,一个更热闹的光棍节之夜,我向另一个女孩表白,遭到拒绝,直到如今还在心存幻想(或许这只能是我的幻想),我总觉得我们最终能够在一起。而事实是,我已经快一年没有见过她了,只是在网络上,或者用短信偶尔聊聊。最近,突然好想见到她,可是虽然每个星期都要去她所在的新校区,却始终没能相见……
这个清明节,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境况也是如此,他喜欢他一个初中同学,我们昨天还把她叫出来一起玩了,而她似乎还不了解他的心,他则显得那么无奈。
确实,我们的人生里总是拥有很多的无奈,总有那么不如意,但我们要做的,就是永远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向前走,要相信终有一天,有情人能够成为眷属,我们会拥抱幸福。
清明时节
文/王海霞
记忆中的清明节,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节日。父辈们会在清明节前几天就开始商量哪天去上坟、走什么样的路线、用什么交通工具、准备什么贡品、哪些人参加,等等。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汽车,人们却每年都能把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丝毫不差。
从上坟这件事来看,我们家应该是大户人家吧。最早只是去村西山,后来又去村南山,再后来,要去几个村的几个山。按照规矩,女孩不让上坟,所以,我从来没去过,只是听大人们聊起当时很多的情景。能去上坟的,大多数都是有威望的男人,女人很少去,也不让小孩儿去。偶尔听说谁家的孩子跟着大人去上坟了,我甚至有点羡慕,脑子里浮现出很多画面,同时还伴随着一丝莫名的恐惧。
我小时候,姥姥总是把鬼和坟这些事联系在一起,每当我们不按时睡觉或者哭闹时,“姥姥系列故事会”立刻开场,我们在姥姥的讲述声中,充分发挥孩童世界的想象力,牛鬼蛇神顿时出现在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很快也就安静下来了。因为这个“绝招”不分时间地点,“屡战屡胜”,所以当时在农村治理调皮小孩儿这件事上,这招儿特别好使,效果非常明显,以至于孩子们在过家家的时候也时常模拟相似的情景,用大人那样的语气进行角色扮演。
当年的我,对姥姥讲的故事深信不疑。对清明节的初始印象,就这样根深蒂固地留在记忆里很多年。
我家在清明节这一天一定要煮鸡蛋,这似乎是一年之中唯一可以随心所欲吃鸡蛋的日子。一大早,妈妈就把一大盆煮好的鸡蛋端到餐桌上,白皮的、红皮的、粉皮的,鲜艳得很。我麻溜地凑过来,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捞一颗我认为最漂亮的,攥在手里感觉到热乎乎,心生欢喜。把鸡蛋往桌面上磕一下,顺着蛋皮塌陷的地方,撬开一小块鸡蛋皮,然后转圈扒下一整张蛋皮。白嫩嫩的鸡蛋就呈现在眼前了,捏在手里,Q弹的感觉,让人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滑落。赶紧咬上一口,蛋清的滑嫩触及到舌尖,柔软又滋润,裹着蛋黄的浓香,仿佛感觉到蛋黄的小颗粒正在融化,同时触及到嗅觉神经,一瞬间,味蕾顿时欢愉起来,整个人都被美食带来的幸福感包围了,陶醉其中……
那是春节之后,久违的“开荤”时刻。如果再遇上一个糖心鸡蛋,那简直幸运得不得了,美得像掉进了蜜罐。有时,我也学着大人那样蘸酱吃。偶尔奢侈的日子里,还能蘸上酱油,显得很高级的样子。
这些鸡蛋要提前攒好久,从头一年刚入秋就开始攒,因为鸡在整个冬天都不下蛋。开春的时候,只有一两只勤劳的鸡偶尔下蛋。每次下完蛋,都要锣鼓喧天地叫出声来,告知天下,它下蛋了。于是我赶紧跑到鸡窝里拣鸡蛋。在一片萧条景象的北方,那颗极其新鲜的鸡蛋,粉嫩又白净,光鲜亮丽得像刚化完妆的美少女。握在手里,感觉到它的余温。鸡蛋装满了我的小手,可爱的样子像极了婴儿的小脸蛋,我好几次都忍不住想上去亲一口。但是,我却不敢使劲儿攥,只能轻轻地托着,唯恐掉在地上。这是春天里最能满足人们味蕾“饕餮盛宴”里最珍贵的食材,显得格外珍贵。我小心翼翼地把这颗新鸡蛋放在鸡蛋筐里,与去年攒的那些已经落了一层灰、蓬头垢面的旧鸡蛋形成鲜明对比。
记忆中的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脱棉衣。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卸掉冬天厚厚的棉袄和棉裤,正式进入春天,那叫一个轻松。其实在清明节之前的很多天,天已经很暖和了,甚至中午的时候热得出汗,但是妈妈却始终不让我们彻底脱下棉衣。“春捂秋冻”是妈妈每次给我们的合理解释和“警告”。只有过了清明节,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换上单薄的衣裳,与春天浑然一体。
还有一个大活,要以清明节为节点,就是做大酱。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忙着晒豆子、炒豆子、烀豆子,做大酱。经常看见那些圆的、方的、扁的酱坨摆在炕头上、锅台后、院子里。离老远就能闻到那独有的正在发酵的味道。与日渐升高的气温一起,蒸蒸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变化、认知的改变,我对这个节日逐渐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从童年的记忆走进现实的场地,也许是一束花,也许是一席话,也许是默默无语的祈祷,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我想起那一年在香港的闹市区,竟然发现一片墓地,颠覆了我固定思维里墓园的荒郊野外模式。墓地就像花园一般,到处都是鲜花,还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小动物雕像。那些错落有致的墓穴,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每个人的长相,貌似神不似,但都极具特色,包括墓志铭、墓碑的形状、字体和颜色、碑前的饰品等。有的还营造出特别的氛围,比如有布娃娃、小兔子、拉小提琴的绅士、玫瑰花等饰品,这些一定是墓主人生前所喜爱的场景吧。虽然有的饰品已经坏掉了,但仍自然而然地陪伴在主人身边,安静、和谐。
经历了很多,如今的清明节,我不再垂涎当年那颗鸡蛋,却多了一份坦然,以及按部就班的表达情感。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我的心里,依然温暖。
清明节
文/吴雨荷
又一年清明,心中再次泛起丝丝淡淡的哀伤,挥之不去,缠绕在我的心头。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再次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站在爷爷的坟前,向远处眺望,远处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翠色欲滴,就像亭亭玉立一位的少女,肤色白里透红,静静地、悄然无息地开放出一树的美丽,一树饱满的生机,春风吹来,桃花轻轻摇摆,像要为迷人的春天献上一首鲜活的赞歌。
一眼扫去,一大片无尽的桃红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风吹下,在碧空中尽情舞蹈,心情飞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气的春天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看到这副美不胜收的“春景图”,我心中那忧愁的思绪早已被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春天的味道,一种充满生机的味道。
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我迎着春的气息信步走到河边。河边春意盎然,一排排的垂柳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像碧绿的长发,伸向水面,清澈而纯净的一湖春水像一面明镜,把春天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永远地定格,永远地铭记。柳絮迎风飘扬,小小的嫩绿的芽儿从柳条的枝节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来年,它一定又会成长成一片片碧绿的柳叶。春天的气息,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似一位位轻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头,舞蹈在花丛中,动植物在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体,绽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时节本是缅怀生命的时节,却有这样的生命在尽情绽放,尽情洋溢,或许古人把生命之美这般炫耀的时节定义为缅怀先人的清明节正是用心良苦,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是通过对先人的哀思让人们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一时间,清明的节奏不再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不知不觉中,雨停,阳光闪耀在天空中,温暖着我的心灵。
清明节,一个令人哀伤的日子,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日子。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上一篇:南枫桑胤衡全文阅读小说(南枫桑胤衡)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 (南枫桑胤衡全文阅读)南枫桑胤衡小说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