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文章(精选20篇)


村民的文章(精选20篇)

在缟溪看傩

文/李志军

缟溪,贵池的一个村落,念叨这古气的名字,便觉空气中弥漫了竹简的味道。为什么叫缟溪?溪水如缟,纤尘不染?不得而知。村口一片高大的风水林,像一群皓首银须的老人伫立在那,一条石板路迤逦脚下,渐入渐深,驻足凝思间,树叶在微风中簌簌作响,初春的阳光虚虚实实打在脸上,让人恍如隔尘……

远处,几缕蓝烟袅袅升起,显得空旷而原始。接着锣鼓齐鸣,笙箫飘扬,鞭炮大作,一队队人从村里鱼贯而出,手执各色旗帜,头戴各式面具,或红如重枣关公,或黑俨凶煞张飞,或玉面书生,或银须老叟……来到村口一棵古树下,开始朝神仪式,前来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气氛十分热烈。燃香,念词,叩拜,戴着面具像模像样地舞上几段,引来阵阵叫好……寂静的山村沸腾了。

礼毕,队伍退回村庄。余兴未尽时,问村民,可还有什么活动?村民告之,晩上在祠堂有傩戏演出。我们决定留下来等,想看看传说中的神秘傩戏。

下午踩着暖暖的阳光在村中逡巡着,抬眼望去,四周群山围拱,远峰有些奇峻之势,一问,方知是九华山脉,果不同凡响。村中偶遇一位当地人小金,会修谱,善刺绣,洋洋大观的宗谱,美仑美奂的刺绣,令人观之十分讶然……小金便是缟溪金人氏,据说是匈奴人后裔,闻言又让我们讶然。同行者提醒,你看,小金鼻子长得与我们不同,细观鼻角玲珑有致,似有异族之相……

挨到日落时分,祠堂锣鼓骤然响起,我们循声赶到时,发现里面早已被一群摄影家占据了最佳位置,长枪短炮,严阵以待……说是傩戏,实则是一群村民自发组织,带点自娱自乐的民间祭祀演艺,一个为首的村民生得五大三粗,黑头黑脑,扯着大嗓门在祠堂内张罗着,村民三三两两应约而来,戴上面具,穿上戏服,并在现场拉起了一道警戒线,锣鼓敲得更激烈了,预示演出即将开始……围观人们心情也热烈起来,前拥后挤,人头攒动,让我仿佛回到儿时乡下老家看戏的感觉。

先是一高一矮两村民出场,头戴面具扮着一老一少,踩着鼓点,躬身,甩手,躬身,甩手……不断呼应重复着一个简单动作,不知是何寓意?接着一干人或坐或立,皆浑身披挂,头戴面具,后面有位长者戴着老花镜,对着本旧曲谱咿呀咿呀唱着,前面表演者还不时点头应着,也不知是演绎何主题……

演出者皆是四十以上的中年汉子或老者,我问身边小金,你们年轻人会唱吗?小金摇摇头,说会点,我又问愿意学吗?小金又摇摇头,说现在年轻人谁学这个啊?都忙着出去打工挣钱了!我听后一阵默然,为这古老文化无人传承生出几分惋惜。好在当地政府己组织专门班子挖掘整理,将土生土长的傩戏搬上了现代戏剧舞台,我曾在北京一次节庆活动上,看到池州剧团有板有眼并配以现代声光响,生动演绎过这古老剧种……

有些东西离开了乡土,好像就找不到根了,也失去了生命力。看着眼前朴实村民们,用自已朴素思想诠释着他们心目中的傩戏时,虽然带着方言的唱腔不大懂,一招一式也有些笨拙简陋,但我感受到另一种张力和喧腾。我忽然觉得原始的傩戏好象应该是这样的,应该在乡下祠堂进行,也应由村民们自发自愿出演,正如余秋雨在贵池观看傩戏时,觉得村民们在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年初了,要抬起头来与神对对话了,要扭动一下身子,自己乐一乐,也让神乐一乐了,要把讨厌的鬼疫,狠狠地赶一赶了。于是戴上面具,把人、神、巫、鬼搅成一气,在浑浑沌沌中歌舞呼号,简直分不清是对上天的祈求,还是对上天的强迫:鬼,去你的吧!神,你看着办吧!余秋雨说得十分生动。

现场演出到高潮时,为首的大汉将偌大一柄神伞舞得虎虎生风,像孙悟空在耍金箍棒,引得阵阵喝彩声,闪光灯不停地灼着……人声鼎沸,似把小小祠堂顶起来了。

夜渐深了,我们也有些乏了,加上要赶路回家,便抽身离开祠堂。据说傩戏演出是从日落开始,一直演到第二天日出时分,俗称“两头红”,不知今晚演出可是这样,但我们无缘目睹,浓浓的夜色中,身后的锣鼓声唱腔声渐行渐远,而我感觉远去的不仅仅是这些……

太和山村行

文/夏敬明

阳光明媚的周末,邀七八好友,驱车百里,赴太和一游。

本只80分钟的车程,因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让大家来了兴致,所以车速减慢。到参观首站太和镇邱山村时,已近晌午。

好客的当地友人,早早迎候在路旁。在其引导下,我们沿平坦的柏油路行进,两旁一栋栋美观漂亮的农家小院,让人赞口不绝。湾中一口大水塘,四围栏杆雕龙画凤,水中两只游船,载着几位妙龄女子,在戏水撒欢。不远处的山地上,花果成林,百鸟嬉戏,让人仿佛误入世外桃源,如痴如醉。

原来的穷山恶水,僻壤山区,已是今非昔比,还原了原生态风貌,见证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手笔。

在邱山村柯家山头湾,十几位来自武汉的游客,和孩子们一起在玩当地村民用杉树做成的 “独木桥”,滑稽可爱,丑态百出,欢声笑语让山村不再寂寞。

由于时间关系,意犹未尽的我们只能告别邱山村,继续向胡进村进发。

在一个标准停车场,我们泊好车。胡进村村支书老胡说,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来这里游玩的客人很多,车位很是紧张。

在基地大棚里,我们吃到了真正无公害的新鲜圣女果,口感好、水分足。而近在咫尺的花卉园里,成片的月季、杜鹃、紫薇、桃花、梨花、杏花……正尽情展现自已的妩媚多姿,微笑着拥抱绿水青山。

陈太村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车子刚进入四十八蹬景区,美景随即映入眼帘,林中文化走廊、迷人秋千、高山流水、果林书亭、墨客书林……好一幅一步一景致的乡村画卷。忽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声传来,紧接着就看到一个迎接新人的豪华车队驶来。凉亭里悠闲喝茶的村民告诉我们,早些年这里由于贫困落后,加上交通闭塞,被山下人戏称“夹皮沟”,村里好多人打光棍。如今,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托国家惠农政策的福,村民富了,村庄美了。村民老陈还自豪地介绍,儿子在新加坡工作,娶了个洋媳妇。

在陈太村展示馆,我们一行还有幸观看了太和镇制作的乡村振兴蓝图录像,这对乡村变迁既是讲述,也是见证。大家纷纷点赞,认为不虚此行。

游罢聚餐,吃着太和的谢埠千张,莲花黄糍粑杠的糍粑,自然生长的无公害野菜,胜过美味佳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似醉非醉忆起白居易的诗 《春风》,“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茉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想来也最能体现此行之感悟了。

挂在记忆里的蓑衣

文/湖南剑君

那件挂在我记忆里的蓑衣是咖啡色的,它是由一种叫棕的植物组织编织而成。

蓑衣之所以不易腐烂,除了棕的材质好外,还有就是人在制作蓑衣的时候比较精细,所以,蓑衣就像一件厚厚的“衣服”,在下雨的天气里,与一顶斗笠一起和村民们“相依为命”,以遮挡劳作时意外遭遇到的风雨。

唐代诗人张志和在一首名叫《渔歌子》的诗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短短几行,不仅让当代人领略到了一个渔父的捕鱼情态,还领略到渔父当时戴着箬笠,穿着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

真正跟蓑衣有着“亲密接触”,是76年我下放农村当“知青”那段难以忘却的岁月。那些年,“雨水”节气一过,我天天早晚就能看到村民们穿着蓑衣在风雨里行走。他们或是在地里整理土地,或是挥舞着一杆细长的鞭子,在广阔的农田中与一头老牛“对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蓑衣、斗笠是村民们下雨天最流行的装束。

蓑衣原本就是一种普通的雨具,没有什么诗情画意,只因给村民们心里遮出了一片温暖的晴天,便有了一片朦胧,有了诗的意境。

现在再回想起蓑衣来,当年那些穿蓑衣、戴斗笠的熟悉面孔以及他们的劳作情形就会在我的眼前立马“活灵活现”。那时插秧,讲究时令,由于赶时间,一些村民不得不冒着寒冷的春雨去劳作。这时若穿一件蓑衣在身,既可阻挡冷雨,又可为身躯增加暖意。寒来暑往,蓑衣就渐渐地褪去了青草的气息,就散发出汗水的味道,就像风雨一样,把每个人的记忆弄得沉甸甸的。

村民一旦劳作完,回到家里后,做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柔韧的蓑衣从身上脱下来,先抖去上面的雨水,再整齐地挂在大门口通风处进行风干。不一会儿,雨水形成的水珠,就会顺着蓑衣的“皱纹”,一滴接一滴地往地上掉。积在地面上的水流,就会像一条条蚯蚓似的,缓慢地朝四处“爬”去……

蓑衣尽管退出历史舞台多少年了,现在和一串串大蒜、一串串红辣椒、一把把干菜,抑或是一把镰刀闲置在城市一些饭店的墙壁上,成了食客们眼中罕见的“文物古迹”,但它始终是古老村落里曾经的符号,仍然在默默地讲述过去,让我们与那段凋落的岁月再次邂逅。

蓑衣,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村民们写在农田及乡村小路上的诗歌。

大学城里的古树

文/张映勤

在宜宾参观大学城的路上,听到的一个故事,让我心生感动。

在长江边上建设开发的三江新区——大学城、科创城、产业城,需要大量的土地,山区的原住民生于斯长于斯,对土地的依恋是城里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有些村民靠种植水果为生,收益不错,让他们搬离故土自然难舍难分。坐落在大学城一角的成都工业学院,原为凉姜乡九里村,村民种植无公害的葡萄,凉姜的葡萄质优价高,远近闻名,葡萄让人们的生活提前进入了小康。

走街串户,走访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九里村的征地工作进展顺利,提前四十天就完成了任务。一方面是政府的补偿措施合理到位,充分考虑到富裕农民的切身利益,种植户每亩多补助四千元,群众的安置和就业都有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村民听说征用的土地是用来建大学、办教育,这可是造福后代的好事。

宜宾人对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距离十几里、隔江相望的李庄,在抗战时期,不足三千人的小镇,接纳了超过一万两千人在此生活工作,时间长达六年。他们是包括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等十余家国内著名的教研单位的学者、师生及家属。在战争年代,李庄与西南联大一样,为保留、延续中国的文脉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李庄的名字深深留在了国人的记忆中。而今天,三江新区要兴建大学城的想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他们清清楚楚。征地工作得到大家的积极配合,但是村民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能保留村里的一棵黄桷树,无论搬离多远多久,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这棵古树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树干粗壮,四人合抱才能将树围过来,树高超过十五米。更为重要的是,古树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座大院,里面住着十几户人家,许多村民世代与树相伴,乘凉歇息,朝夕相处,大树就像他们的家人,不仅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而且有着割舍不下的特殊感情。

乡亲的愿望反映到施工方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领导经过调研发现,在三江新区的范围内,九里村的黄桷树是唯一的古树,它见证着村庄的历史,演绎着乡村的故事,凝结着村民的乡愁。虽然这里要拆迁,但是有这棵树在,村庄的根就在,村民的魂就在,他们就像放飞的风筝,人离开了,古树牵扯着他们的心弦。公司领导决定满足村民的诉求,改变原有设计方案,留下这棵古树。原计划拔掉古树的地方要建一个小广场,紧临学生活动中心。为了保护古树,一切要从头再来,他们以古树为中心,建成一座拱侨,通过亲水步道与人工湖连接,各项施工增加了费用,但是为村民留住了乡愁,也为校区平添了一处独特的景观。

保护古树,不仅仅是保护一处自然生态,保护一段人文历史,而且是保护人们的一份念想、一种情感,让老百姓从中获得幸福感、认同感。为了一棵树,建筑方不算经济账,算的是感情账。尊重乡亲的感情,满足百姓的愿望,这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以人为本,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人的生命、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以及人的情感诉求。

树是有生命的,树是有灵性的,黄桷树植根大地,承载着村里人祖祖辈辈的成长记忆,将继续见证着三江发展的今天、明天。

互筹年货

文/刘卫

当年我们这七八个知青下放,在讨论放置点时,看了名单和家庭情况介绍,其他的大队长都觉得基本上是干部子弟,以后不好管,推三阻四。只有农科所老潘独具慧眼,一口应承了下来。管知青的公社副书记一再确认:“老潘,你真全包圆啦?”潘所长语气坚定地说:“对。以后保证不给你添麻烦。我负责调教好,个个出彩,当模范。”末了,潘所长还带着庆幸的口吻说:“我可是白捡了一堆‘宝贝’哦!有你们后悔的那一天。”

老潘眼光超前,先入为主。对比起其他安置点的知青,我们所得到的生活待遇和劳动条件是最好的。他动员所里当地职工回家住,腾出三大间平房做男女集体宿舍,还辟了一间文娱活动室,把村里最好的烧饭师傅“借”来,专司厨事。除平常参加繁重的农活外,老潘还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我们监管所里的鱼塘和划拨的山林,组织篮球队,筹办农民夜校,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考虑缺营养,老潘还教我们种菜,自力更生,间或集资,从村民手里买土鸡、山鸡蛋,或到镇里割猪肉,改善生活。

由于知青身份被高度认同,虽然条件差,但我们心情愉快,劳动积极性高涨,工余各尽其责,把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与村民劳动和生活的互动中,彼此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作为回报,节假日返城探亲,我们通过在县城有门路的父母,带些柴煤油、烧煤、日用轻工产品等紧俏物质回来,缓解村民的一时之需。

转眼至岁末,到年终结算的时候。那天,作为知青组长,老潘诚邀我参与整个结算过程。虽然我们都出满勤,“工分”挣了不少,但老潘双手一摊,说所里就那么几亩薄田,打下的粮食保吃外,余下的卖出不了几个钱。幸亏他以农科实验的名义,偷偷地搞了几项副业,如种蓖麻、西瓜、黄花菜,搞苗圃、养鱼等,弄了些闲钱。不过,摊在每个人头上,分值仍很低,最多的只能拿到五六十元,差的甚至只有十二三元。辛苦一年,形同白干,过年钱寥寥无几。不过,老潘也早有预感,特地从所里微博收入里拨出些许专款,专门从村民手里买了花生油、土鸡,再留鱼塘里打起的十几条大鱼分给我们,算是给县城的父母带回的年货。

公布了年终分配方案,我还动情地讲了老潘资助我们过年的“义举”,大家的情绪由期盼、失望转为感动。我当时问老潘:“那你们的春节咋过呀?”老潘露出一口黄牙,不好意思地苦笑:“将就呗!虽然缺吃少穿穷忙年,但这只能叫做过个革命化的春节啰!”

我理解老潘的无奈,当时动了恻隐之心,带头表态:“老所长,提前放三天假,让我们各显神通。我找我爸,给所里和村民弄两头有指标的猪肉回来。”其他知青纷纷响应,有人承诺让管商品分配的父亲调剂一些新布、煤油、火柴、水瓶等,还有人也主动请缨,让掌有实权的亲戚批些春节里必需的紧俏物质。最后,没门路的阿梅和玲子决定留下来,参加公社文艺宣传队,届时到各大队“巡演”,给村民献上昂扬着政治激情和文艺范儿的“年货”。

那年,我们与老潘、所里的职工以及村民惺惺相惜,心灵交融,发挥所长,遗拾补缺,互办“年货”,过了一个千滋百味永生难忘的特殊春节。

当远方与苟且狭路相逢

文/李红学

我本是个平日在朋友圈晒晒自家花草、猫狗的寻常女子,因文学创作之故,来到茅田三道岩村体验生活,丈夫是该村的精准扶贫尖刀班班长。由此,我这个一直在诗和远方路上的砥砺前行者,竟然一步步蝶变为眼里只有玉米、茶叶、烟熏肉等农副产品的买卖人。苟苟且且,乐此不疲。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不用尖刀班班长扛着工具亲自上,但施工队伍、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等都得他一一把关。路修到哪里,我就跟着丈夫跑到哪里。等我的脸晒得跟铺路的沥青差不多一个颜色时,平坦的水泥路终于修好了。每当我从路上经过,村民们就站在门前大声唤道:朱班长屋里的,给他做了什么好吃的啊!朱班长屋里的,去倒垃圾啊!

扶贫先扶志。村民穷了几辈子,习惯了,也就没有了精气神。见面三分情。丈夫带着尖刀班成员入户走访,我也跟着去了几家。前三家,村民一不倒茶,二不让座,脸上虽然挂着笑,但那分明是挤出来的,不走心。轮到第四家时,一胖胖的大妈忙乎乎地搬出几把椅子:朱班长来了,快请坐。随后端来两杯茶,杯子是玻璃的,里外糊着一层垢,像是给杯子穿了一件油乎乎的花衣裳。丈夫接过一杯,咕咚咕咚两口就喝了,还用眼神示意我赶快接下。不渴不渴!像遭一串无形掌,我连连后退。山泉水,真的很甜!丈夫轻声说着。虽百般不愿,我还是双手接过茶杯,硬着头皮一口喝了下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民开始把尖刀班当成了自己家,以尖刀班班长为当家人。白天来访还好说,泡杯茶,碰到饭点加副碗筷。有些村民偏偏喜欢晚上来,都睡着了还有人敲门。朱班长,我找您有事呢!那嗓门,能把天上月亮吓得一个跟头栽进河里。慢慢地,我与村民熟络了起来,再从路上经过,村民会戏谑道:嫂子又给朱班长做什么好吃的啊!嫂子去倒垃圾啊!

扶贫必扶智。因地制宜,丈夫带领村民种上了甜柿、茶叶、樱桃等农作物。村民有了产业,就等于插上了致富的翅膀,尖刀班班长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进程,原定来收茶的商人被隔在了山外。看着漫山遍野一天天老去的茶叶,村民们欲哭无泪。丈夫也急得满嘴起泡,头发白了一大片,只能四处联系。我也不能袖手旁观啊,就试着发了条朋友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农户自家的鸡蛋、茶叶、烟熏肉……有需要的吗?没想到真有回应,不少友人还帮着转发。这也让我有了信心,自此,村民们需要卖什么,我就在朋友圈帮着吆喝,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当我再从路上经过时,村民会热情招呼道:李老师又给朱班长做什么好吃的啊!李老师又去倒垃圾啊!

由疏远到亲近,在称呼变换中,我感受到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年戏润乡愁

文/宫凤华

年戏如同栀子花、老水车、古窑洞、小木桥一样,装点着乡村清贫恬淡的日子,弥漫着幽幽的香气,醉了四邻八舍的乡亲们。

乡村唱年戏,搭戏台子不算讲究,一般选在学校的操场上,或者村南头玻璃厂的空场上。场子上砌了一座大方台。有的戏班子自备木板、铁管,几个壮汉两三个钟头就可搭成;有的戏班子叫村民搬桌子平放着铺成戏台,再扯上篷布便成。戏班人手紧,但生旦净丑、唱做念打倒也有板有眼、颇具韵味。

唱戏前几天,人们竞相传告,家家邀亲约客,人人笑语盈盈。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浑身有使不完的兴奋劲儿。

开戏当日,夕阳西沉,炊烟水袖般款款飘过清爽的天空。而戏场上早已摆满了柳条板凳。早有村民在观望、唠嗑,所谈论的都是年事和收成。

大姑娘小媳妇细心梳洗打扮,刘海儿有的自然飘逸,有的用剪刀瞄过一刀,头发上搽了梳头油,亮灼灼的。发髻形状又圆又扁,有的罩上黑线网子,插一根银簪子,有的别一个发夹,戴一支绒花儿。穿了平时舍不得穿的花衣裳,结了伴儿往戏场赶。

暮霭沉沉,戏场上响起密切的锣鼓声,把人们的心撩拨得急慌慌的,年味儿也更浓了。锣鼓咚咚锵锵过后,大家开始放鞭炮、敬斗香,祁祷吉祥平安。放鞭炮时,个个群情激奋。先是“破台”,扮演赐福的天官,上窜下跳,随手抖下“恭喜发财”“财源茂盛”的条幅。走在最前面的花旦双眸含情,轻抖水袖,樱桃小嘴一张,那清脆的嗓音立即招来人们的阵阵喝彩。戏场上人头攒动、烟气缭绕。卖糖球的、炕山芋的、炸肉串的、蒸鲜藕的,生意一片红火。

婆婆媳妇们看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抽噎声此起彼伏;汉子们站在后面,有时也跟着喝彩几声;年轻男女则在外围相互调情逗笑,借以散释过剩的精力和激情!

年味浓浓,苏中里下河乡村总有一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氛围。戏班大戏照唱,什么《玉堂春》《赵五娘》《秦香莲》《莲花庵》《碧玉簪》《打碗记》等,十来天唱下来绝不重复。街头巷尾,田塍陌头,大家聚在一起就谈戏。村民们喜听淮剧,也许是淮调的苍凉悲切正契合他们充满沧桑和苦难的内心吧!

大家听戏的次数多了,也能随口说出安寿宝、蔡伯喈、小方卿、赵五娘、陈士美等戏曲中的人物。

年戏是农耕生活中一面精神旗帜,凝聚着村民的悲喜,抚慰着村民们沧桑粗糙的心灵,洋溢着我们日渐枯萎的乡愁。人们从戏曲中学到了传统的生死道义、处世哲学,满足了崇拜英雄、释放痛苦的愉悦。

故乡的年戏给我们物质匮乏的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刻骨铭心,让我们避开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喧嚣,撷拾遗落在岁月深处的纯真和质朴、诗性和唯美、柔软和感动。

云上顺州 锦绣新河

文/和振华(纳西族)

一过金沙江,我就想到了一则谚语:“眼见金沙江,煮茶没有水,悲从心底生,眼泪如雨下,化作煮茶水,煮出百味茶”,这说的是古时金沙江沿线的缺水状况。

而今,金沙江如玉带蜿蜒,沿岸到处是绿水长流、青山环绕的流金热土,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就是其中之一。

我对顺州镇这块土地的最早印象源于《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中的记载,“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赕……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五年,改牛赕为顺州。”在很长的时间里,顺州因金沙江天堑横亘,交通不便,让人望而却步。没想到,我与这里却有缘。我到新组建的丽江市市场监管局工作后,接棒同事的挂钩户,到顺州镇新河村挂钩扶贫。

忘不了第一次跨过金沙江、大板桥,进新河村时的情景,沿路群山起伏、地如星棋,一派盎然生机。更有一棵参天榕树立于村委会院子中央,让人啧啧赞叹。

去年五月,我走入新河村一个叫里仁的村民小组。进了挂钩户家,我睁大眼睛,看到这里并没有像我第一个挂钩扶贫的玉龙县拉巴支村那么穷,一旁的村民小组长杨进全说:“这里以前很穷的,通过你们的大力帮扶才改变了面貌。”我们单位的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杨正东开腔道:“你新挂钩的这两家,初步走出了贫困,但还需要扶一程。”我瞬间感到责任重大。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我挂钩帮扶的罗永星、子志华这两个彝族人家,驻村工作队已经帮助协调解决了产业扶持、危房改造、低保等,基本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这两家有个共同点,就是每家都是由一个老人和一个儿子组成,老人80多岁了,儿子因诸多原因还打着光棍。好在他们人穷志不穷,或搞种养殖或外出务工,在竭力挖断穷根。

再到村里转悠,到处是绿树环绕,古屋生辉,不时鸡犬之声相闻,还有几株大青树掩映着一眼清泉,泉水淙淙。几个晒太阳的老人说,这是龙潭,水甜带来好风水,村里曾出过副县长和县教育局长。老人又指着村后高高的山梁说道,山背后是有名的顺州土司府遗址,还有个放羊洼地牧场,后山叫海螺山,山顶有个大溶洞,风一吹过,洞里的石头就会呜呜作响,如海螺号声。我忙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现在,海螺山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有党的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一定能摆脱贫困。

转眼又是一年。奔波在战疫和战贫两条战线,刚走过梨花白,又迎来石榴红。放眼新河麦收时节,漫山遍野牛羊成群,河谷中生机盎然,我同驻村工作队的杨正东、杨松一道,走访腊果村村民小组的农户。

沿着崭新宽阔的水泥村道,杨正东和杨松二人都感慨道,以前这两三百米都是泥巴路,我们扶贫时想了不少办法修上的,还有房屋改造,以前的泥巴房,变成了一栋栋小楼房。

住在村口的村民李荣富说,他养了3头牛,加上种烤烟、红花等作物,靠种植、养殖脱了贫;彝族汉子杨友则告诉我们,他家有3口人,通过危房改造拿到扶助资金2.8万元,修了新房,通过产业扶持养了驴7头、蜂5箱、羊16头、鸡20多只,还种有包谷8亩、红花1亩,“真正脱贫了,得感谢工作队啊”;再往前走,村民陈相达拉住我说,家里有5口人,种有8亩烤烟,成了烤烟大户,加上其他收入,现人均纯收入比前几年高了很多,“供了娃娃在上海读书,买了一辆农用车,修了门和房屋,真正地过上好日子了。”我们由衷地祝愿他通过勤劳致富,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在杨剑平家,我被他家的两层小楼吸引,他说,除了国家给的3万元危房改造金外,还得到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现在有信心靠种植、养殖还贷款,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祝福他,早日娶上一个好媳妇。

往村子西南边走,我们在坡头走访因病致贫又顽强战贫的杨松茂后,于山脚下村头又见一棵大树,巍然屹立于坡上,树下是一眼汩汩泉水,如碗口粗喷涌而出,我掬了一口,瞬感清冽甘甜。驻村扶贫后,我们在泉台修了水池,把泉水引到各家各户,村民们不用挑水了。

继续往村里走,是一幢平顶房,门前有一方鱼塘,院落里修着篮球场。这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或种着石榴树、花椒树,或栽着其他瓜果,一垄垄的红花等药材在地里争奇斗艳,还有河道弯弯、梯田层层,地里庄稼或青或黄,感觉腊果山岩上的村庄真乃花果山、富庶地,新农村新气象扑面而来。

回望新河,古老的土地真正焕发生机。有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有各级各部门持续发力、一茬又一茬的挂钩帮扶,众志成城,锦绣新河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金沙江岸河谷之中。

家乡的发展变迁

文/李格林

出生于“70后”的自己,从小就在穷乡僻壤的农村长大,改革前的困苦窘迫、改革后的优裕富足,均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印记,深刻见证着家乡的发展与变迁。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

30多年前,我家共5口人,父母亲加上大姐、弟弟和我。当时自己家庭生活在全村来说,算是中等水平,但主要还是以吃蕨菜粑为主。那时,我因连续多天吃蕨菜粑导致消化不良,曾发生过脱肛病情,好在有当地的民间草医给予及时救治。可以说,当时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断粮的时候,出去讨饭或外来讨饭都见怪不怪。

“那年代好苦,为了争工分、得口白米饭你们姐弟吃,我是背着你弟弟参加小组劳动的。因劳动忙,只得任凭才三四岁的你在工地上玩泥巴、哭闹……”母亲的话,自己一直记心间,说是心寒,更多是体会到当时父母亲为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艰辛。

那时候家里穷,平常喂有的几只土鸡,一般都是留着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来备用。能吃上一餐肉可说是一件难事,我们总是盼着过节或家里来客;而为能穿上一件新衣,作为孩子的我们也都在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期盼苗年节、春节等节日的到来……

1978年,实行包产到户后,村民的干劲更足、对田间管理更到位,再到后来良种的引进推广,粮食产量在逐年增收。“包产到户,让我们逐渐吃饱了饭。2006年起国家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种田不仅不交公粮,还有补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起来。”当一谈到改革开放,村民李正生就津津乐道。

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安稳、越来越有滋味,现在你随便走进我们陡寨村哪一家,餐餐都有肉已不再是“新鲜事”。

从肩挑背驮到私车代步

记得自己被凯里民族师范录取去报到当天,因当时所在的方祥乡未通车,父亲挑着一个装有我行李的小木箱,天微微亮就带着我出发,步行7个多小时到雷山县城方坐上破旧的班车赶往凯里。当时,全乡5600多村民,家中所需的锄头、食用盐、肥皂等生产生活用品,都需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到雷山县城或西江镇去购买,从家出脚和回到家里一般都是“两头黑”……想起来有多心酸。

1998年,公路终于修到了雷山县偏远、贫穷的方祥乡,随后电网也跟着拉到各家各户,家乡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此得到了历史性改善。

如今,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周末或节假日可随时走随时回老家,多方便。而每次驾车回老家,总不禁勾起我对自己年少时步行求学的苦楚,也因为这“苦楚”,在驾车途中遇到需搭车的村民或学生时,只要还有座位,我从不拒绝,也从不收取他们一分钱……

想起那三十年前,不说是私家车,仅就堂哥李仕荣买得了一台录音机,全村村民都聚拢到他家“做客”、看稀奇,现在哪家买得轿车却不再是“稀奇事”。

从口头捎信到手机普及

深深记得,在我即将师范毕业时,自己和奶奶、堂弟一起去远在台江县南刀村的姑妈家过节,因两边村子都不通公路,步行近半天时间才到姑妈家。刚到姑妈家歇上一夜,第二天起来正在吃姑妈精心弄的年饭时,突然看到汗流浃背的姐夫和堂哥推门进来,问后方知,年仅九岁的堂妹因突发痢疾不幸于我们到姑妈家的当晚过世。我们随即步行转回,70高龄的奶奶在悲痛欲绝中又走了近6个小时的山路方回到老家陡寨,一路的劳累,加上失去孙女的悲痛,奶奶到家的那一刻差点晕倒在地……我想:如果是今天,堂妹不会因患点痢疾就失去宝贵的生命;如果有电话,一个电话就解决“捎信”问题,也不至于姐夫他们辛苦赶几个小时的山路;如果像现在村村通公路,年老的奶奶也不至于受那么大的苦和累……

改革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家乡,利好政策“接踵而至”,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不知不觉间,手机等先进通信工具在各家各户、男女老少中普及开来。

现在,在老家,村民们带上手机去劳作,联系起来多方便。不识字的老人虽只会用功能机却也高兴得合不拢嘴,而年轻男女几乎个个都用起智能机,玩微信、网购、视频通话、拍照、飞歌对唱,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以前听那些从广东打工回来的青年人谈论“大哥大”如何如何的了不起,现在,哪一个村民哪怕买得高端的苹果手机,却再也不是“新罕事”。

农村,依托改革开放而展翅腾飞!家乡的发展变迁仅仅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城乡发生巨变的一个小小缩影。

是啊,作为“70后”的自己,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目睹了中国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繁荣稳定、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自己怎不发自内心为之感叹、为之祝福?

大路通向天

文/李亚军

汽车从西汉高速宁陕出口下来,拐进县道几公里,就来到山脚下的筒车湾镇。早春二月,万物复苏,草木生发出亮绿的新芽,山桃、紫叶李和不知名的花竞相开放,让周围的山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立体盆景。浅黄色的集中安置楼,在这样的大花园中熠熠生辉。下车,深深地呼吸一口大山里的空气,肺腑深处都感到了通畅舒服。见过匆匆赶来的驻村干部,便一起朝海棠园村进发。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被称为“秦岭之心”。深山藏绿,却交通不便,过去只有子午道与外面相通。西万路修通后,县府所在地关口镇向北通向西安、向南通到安康都需要一天时间。父亲在这条道上工作了大半辈子,40多年前自己曾随他多次走过这条山路。拉货的卡车一大早从西安出发,进山穿过幽深的石羊关,就开始艰难地爬坡。记忆中,车子总是喘着粗气,迂回着爬向山顶。到了山顶,人和车会长长地出一口气,然后开始下山的滑行。老司机们说,上山费油,下山费车。山路弯弯,车子不停地转弯下坡,车轮中的刹车片很快就会冒出白烟。司机们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给车轮上浇水,好让它们冷却下来。

翻过秦岭大梁,山南第一站就是广货街,曾是子午道上著名的集镇。司机们对路边摊上的山货没有兴趣,他们得赶紧给车加油。加完油,再向南开出二三十公里就到了江口镇,来往的人多在那里吃午饭。午饭后稍事休息,车子继续向南,翻过旬阳坝和平河梁,下午四五点到达关口镇,当天就不再走了。夏天天气好时,父亲偶尔会领着自己爬到车站南边的高坡上,看农民在坡地上种的庄稼。从大人们的聊天中得知,山上有野猪常来破坏庄稼,山坡平缓处可以种植药材,山上的板栗核桃打下来后得靠人一袋袋往下背。有些人家就住在山上,祖祖辈辈很少下来,成了真正的“山上人”。古话讲,靠山吃山,但山里长不出点灯的电,也长不出孩子要读的书,很多人家一直过着较原始的生活。公路修通后,山民们慢慢下山,住在公路的边上,但仍有不少人不愿意下来,分散着住在山上。海棠园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子。全村300多户分散在32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山上山下有近一千米的落差。过去走的是羊肠小道,上下一趟都得一天时间。山下的亲戚到山上来都得住上一晚,辛苦养大的肥猪得五花大绑着抬到山下去卖,孕妇生娃不顺或老人得急病时,就得由七八个人用门板抬到山下。

2012年,海棠园村小园组的27户村民自发采取分段到户的方式,用时3年,修了一条5公里长的砂石路,第一次把汽车开到了家门口。路通风气通,人的心劲就足了。一段时间,村民砍伐树木种植木耳,让不少人挣了钱。不幸的是,过度伐木破坏了山上的植被,引发泥石流,把辛苦修成的大路冲垮了,村民的进出路和致富梦又被中断了。中央加大扶贫力度以后,当地政府多方筹资,投入1300万元,修了一条10公里长的水泥双车道公路,把山上与山下、各村组之间联通了起来。这条公路像为大山增添了一条奔腾的动脉,为山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不到10公里就要爬升近千米,一路上车头都要冲着天,在以冲锋的姿态向前又向上。路边是新栽的护道树,树下是幽深的山谷。荆棘之中,偶尔能看见当年的羊肠小道,小道上仿佛还有山民们着急下山时的连滚带爬,有背着重物上山时额头滴下的汗水。汽车在局促的山谷里左冲右突,持续发出吃力的突突声,20分钟后终于冲到了山巅的停车场。脚下是千米深的山谷,远处是连绵并肩的山峰,谷底是像箭一样笔直的高速公路,路上有像鸟一样贴地飞行的车影。转过身,在高山之巅,一大片开阔的山埫上,欣喜地发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

当地人把山与山并肩围成的高山坡地称作为埫。这片由几座大山簇拥出来的埫地,就是海棠园村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据说山上曾有一大户人家,房前有一颗硕大的海棠树,村子因此得名。近年来,海棠村和附近的三个村子一起合并成海棠园村,800多人奢侈地享有这方32平方公里的天地,享受着近5万亩林地和1000多亩耕地。如果不是近千米的垂直阻隔,这里真的可以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梦想家园。这样的梦想整整盼了千百年,直到有了这条10公里的生命线,这方半空中的家园才有了新的生机。

西边的半山坡被辟为养蜂甜蜜谷,东边的缓坡上建有生猪土鸡养殖基地,中间的平地又被分成了好几块。挨着山坡的那一块种着猪苓,精明的农民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旁边有一片油菜田,油菜花开得正欢,引来亿万只蜜蜂在嗡嗡作响。正中间是大片稻田,据说能种出特有的高山水稻,每斤售价超过10元。公路底下有一片洼地,散养着大群的鸭子和白鹅,正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大鱼池,有山泉顺着水泥做成的排水管不停地在注水。高山之巅有这么一个天境般的鱼池,吸引着省内外的垂钓发烧友。去年的垂钓节,网上限时报名,每个人报名费300元,100个指标马上被一抢而空。垂钓节当天,一长溜的汽车爬了上来,带来更多的观光者,让沉寂的山谷有了喧腾的气息。一些人带着帐篷和睡袋,当晚就睡在山上,与满天的星星作伴,听着美妙的虫鸣而眠。看过外边的世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村民们,还举办了插秧节、蜂蜜节、山货节,吸引游客在不同时节上山来,在观光游玩的同时,把山上的香菇木耳药材等带了出去。为了迎接越来越多的游客,村里正在筹办高山生态旅游体验综合体,把村民集中安置后留下的房子改造成民宿。看着眼前这方充满生机的天地,一时间忘了身在高处,忘了人在云端,慢慢把自己融化在秦岭之心的绿色天地中。

村民们现在已集中居住在山上山下的四个安置小区内,每个小区都有两三栋四五层高的楼房。敲门进入一户人家,是一个两居室的房子,有小客厅、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屋内只有一个老太太,孩子们外出打工了,她一个人把屋子收拾得干净利落。坐在她家的客厅里,与驻村干部聊起村民们的营生事宜。不少年轻人走出大山去打工,离不开家的人除了种植粮食和蔬菜,还可以到村里的合作社去打工。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村里的一些能人牵头,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办起了五个合作社。村里用各方筹集的资金和集体资产,作股成立有限公司,对需要支持的合作社注入资金,让他们把产业带动起来,吸收村民就地打工。合作社年底会按投入给村里分红。村支部把分红收入的一部分分给村民,一部分留作集体的发展基金,支持新的项目,改善生活条件。各小区里有着整齐的路灯、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养老食堂等,甚至还正在建设公共WIFI,鼓励人们在田间村头上网。

从小区出来,回到停车场,看着路边花开正艳的海棠,嗅到了空气中的幸福香甜。曾多次在山下的高速路上遥望山顶,在想蓝天白云下的山顶到底有没有人家?此刻,站在山巅的桃花源上,俯视山下,想对可能和自己一样好奇的路人说,大路通向天,山上住着一群像神仙一样快乐的人。

人力纤夫

文/韩联鹏

宽阔闪亮的公路上奔驰着五花八门的大小车辆,让人眼花缭乱,却不觉得怡神和新奇。然而每当火车似的大货车呼啸着一闪而过时,在惊惧震撼的刹那我总是感慨万千,如果那时候有这么一辆车,人民就不用汗流脊背地受拉绳的洋罪了。

那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正在三伏天里,大人们都在树下乘凉聊天,我和几个小玩伴在家门口嬉耍,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的呼喊声“大家加油哪,胜利在望呀,肩拉脚蹬呀,建设祖国哪”便好奇的跟着大人们兴致勃勃地循着喊声跑到了大路边,看到了让人惊叹的一幕,在路上有两行人并排的拉着两根粗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栓在一块大平板的前端,平板的下面均匀地压着数根圆滚木,上面固定着一个两头圆鼓鼓的大圆铁桶,这个庞然大物有四尺多粗,二十多尺长,人们惊奇地叫不出它的名堂,更不知道它的用途,顿时,议论纷纷。

拉绳的大概有二十几个人,个个身强力壮,精神饱满,身上大都穿着短裤和粗布背心,肩上压着一块厚厚的垫子,手上缠着厚厚的布条,腱子肉绷的紧紧的,时刻准备发力,在这其中有个负责号令的人,每当号子一响,人们便身体前倾,前腿弓后脚蹬地用力拉绳子,木板就向前移动一段路,经过短暂的喘息后,号子再响,人们再拉,再响,再拉,一声声,一步步,由于路面都是泥土路,经过雨刷车压导致高低不平,致使大平板常常陷入坑凹地方,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要使双倍的力气,才能保证前行。汗水顺着黝黑的额头淌下来,浸湿了背心,但无人理会,依旧向前移动着。

到休息的时间了,人们便散着坐到了树荫底下,拧开水壶,“咚、咚、咚”的灌起水来,

就在他们休息喝水的当儿,旁边围观的村民问道:“小伙儿,这大家伙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拉来的?”

“叫锅炉,从阳泉拉来的。”一个工人豪爽的答道。

“阳泉!!”村民们顿时炸了锅“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拉过来,得走几天几夜啊,该流多少汗呀,你们也太牛了!”村民纷纷夸赞。

“呵呵”小伙憨厚的一笑“辛苦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只有我们按时把设备运到工厂里,工厂才能顺利投产,出产品,那我们的付出才实实在在有着作用和意义”。

“是啊,你们长途跋涉的辛苦,就像红军长征一样,一定会胜利地到达目的地的”。

“是啊,红军长征精神鼓舞着我们,使我们不怕任何艰难,再难走的路也被我们踏在脚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旷达”。

片刻休息后,他们又架起绳子,拼着全身的力气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

村民们都散了,但那高亢宏亮唱歌似的呼喊声依旧响亮,“大家加油哪,胜利在望呀,肩拉脚蹬呀,建设祖国哪”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和信念,宣扬了他们“出大力,流大汗,支援工业第一线”的豪言壮语和誓言。

老井

文/景国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那口老井一直牵挂着我这颗游子的心。想起老井,禁不住思如泉涌,老井的印象常在内心深处荡漾,鲜活恬静,已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之中,成为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故乡位于宝鸡市以西30公里的南山村,因村子与秦岭山脉相连,且在渭河以南而得名南山,粗旷的山峦连绵起伏,拔地而起的石崖壁立千仞、挺拔高耸,山上的大树参天入云,郁郁葱葱,盘旋的山路迂回曲折,一直从山脚下盘升到山上的村庄,从山顶望去,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南山村有百户人家,老井位于村子中一处崖边,井深十余丈,井壁内上面用碎石垒起呈圆形,井口镶嵌着一块大青石,支架上嵌了井轱辘,大青石年代久远,从磨得光亮的外表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老井坐落的地方也奇,让人不禁想问枯崖能出水吗?在那久远的年代,祖辈没有勘探仪器,凭借日常的生产知识及简单的地质学构造,断定崖边深打下去能出水。老井的形状呈圆柱体,上面小,下面大,井内下方是湿润光滑的黄土,在黄土挖有对称的踩脚处,称脚窝,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有处土洞,仅容一个人进入洞内猫着腰活动,有时打水时挂钩未扣好,桶会掉进井里,村民踩着脚窝下井落脚在土洞歇脚捞桶,因为桶是村民厨房主要器具,也是是积累财富的象征,丢之不得。

何时有这口井,我无从求证,只知道祖辈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紧靠这口老井繁衍生息。老井,像村子一口凹陷的眼睛,是那样的深沉,静静地看护着村庄,为全村人提供生命之水;老井,幽深的井底,犹如一面镜子,白天流过天上的云,夜里数过天上的星星,百多年来,和老桃树相依相伴,用它们穿透时空的眼,时刻注视着村庄的古往今来的事。农村说谁家光景过得烂,娘娘(nia nia)老烧干锅,不得了(宝鸡话),经常灶堂生起火,慌忙中用瓢在瓮里舀水,瓮里没水,心里慌,只能去邻家借口水,救锅,一手拿着铲铲在锅边敲着,一手拿瓢慢慢往烧红的锅里倒水,有人嘴里似乎还念着什么话语,大概是乞求锅不要炸口,农家人把锅看的很重,锅是烹饪的唯一家当,哪怕少喝口水,不能把锅烧红,烧裂口,常借水用的人,是懒汉的代表,日子过不到人前面去,光景自然烂。谁家灶房瓮里时常有存水,象征这家人勤劳,生活富裕。勤劳的村民往往天不亮就起来开始挑水,随着摇摇摆摆的铁桶撞击声,扁担的吱吱嘎嘎声,伴随着人们的说笑声把黎明吵醒,把村子吵醒!来来回回的人们,步履匆匆,说说笑笑,喧嚣的声音伴随着袅袅炊烟在村庄上空久久回荡。井轱辘的咯吱声持续到晌午,村民排队打水闲聊声伴着井轱辘声是一曲和谐优美的乡村晨曲,挑水的人们把青石磨得高低不平,斑斑痕迹,烙印着岁月的沧桑,是那口老井生生不息哺育了南山人。

春天里桃花朵朵开,井崖边的桃花怒放,点缀着村子最忙的地方。春风吹来了燕子,燕子是春的使者,燕子是幸福的化身。三五成群的燕子在井边衔春泥,在村民的屋檐下共筑爱巢,是在为一年的新生活营造温馨的小窝,哺育雏燕。当太阳冉冉升起,人们已把欢乐洒满了井台,小村也被这欢声笑语荡漾着。男人们把一桶桶水挑回家,把一个个踏实的日子从井台上挑回,女人们开始煮饭,苞米粥,锅盔,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菜,飘香的槐花,煮出一锅锅的温馨,营造出一副勤俭持家的景象。那眼老井的水像甘甜的乳汁,养育了我的村庄,滋润了我的童年!

弹指一挥间,离开故乡已15年之久。当我再次回到故乡喝上井水,感觉是那样的香甜,那样的亲切,看着一起陪着村庄生活的老井,一起见证村庄变化的老井,一种感叹油然而生。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家乡的老井始终向上汩汩喷涌着甘甜的井水,一刻不停地流淌在家乡的父老心田里,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滋养着一方百姓的甜蜜生活,用博大的胸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大约在2008年的时候国家实施“移民搬迁,建设新农村工程”,鼓励山上的村民搬到政府规划好的区域建造房屋,享受新农村的生活。南山村积极响应国家惠民政策,村民搬迁到山下公路旁,按政府规划建起了新家园,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落成,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树木绿化成阴,健身器材安装在广场活动中心,现在的南山移民新村呈现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景象。曾经的老井,就像一位母亲步入了老年,慢慢显得萧瑟、静默,但她还是那样清澈、简单而淳朴,安详而宁静地留守着我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山村。山上的老井再没有以前那么忙碌了,锈迹斑斑的井轱辘,井口青石板也被水锈侵蚀,再无人去老井打水,但她依然在村子中央守望着,或许缝隙里的青苔就是她葱绿潮湿的心语,或许沥风沐雨的井围中盛满了清凉舒缓的月光,或许井台上吱呀的辘轳就是她永恒讲述的故事。

一口老井,一个村庄的变迁史,远走他乡的游子,老井让我有更多的乡愁和童年美好的回忆,想念老井,想念故乡……

一个人的夜晚

文/禅心抚琴

学校的人都走光了。校园里只剩下教学楼与漆黑的夜色。在这个宽大的办公室里,我独坐电脑前敲着键盘。键盘里响着单调的哒哒声。校外附近屋里射来的灯光,一束束的穿过浓稠的黑暗透过窗户,柔媚温婉如少女羞涩的眼神,让我心生温暖,安适平静。窗外,隐隐约约地传来远近夜虫“唧唧——唧唧——”的低吟。此时,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夜,我眼睛,我耳朵,我心灵都是我自己的,什么都能随愿,想谁,怨谁,肆无忌惮地。真好,人能活成这样,心身自由了。

昨天傍晚,我一人走在校后面的堤坝上。夜幕渐渐降临,继而暗下去了,走着,看着,听着堤坝野草里夜虫一声声错落有致地鸣叫。不时,有一二只归巢的鸟儿低徊着婉转的曲调,从密密枝叶间漏下来,恍若三月江南的雨水从屋檐瓦槽缓缓流下,氤氲着和悦的气息,给这个人烟荒凉的夜添了几许活力,却也衬托了这里旷野的宁静。这里原本也是热闹的,周围曾有多好几个上百户村庄。傍晚时分,人声沸腾,鸡犬声嘈杂错乱,不绝于耳。98年一场洪水肆虐,冲毁了这里的堤坝,一些来不及逃离的村民和孩子溺亡,牲畜溺死,很多房屋损毁,多年来积赚的财富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把人们在这里的生活信心也冲毁了。洪水退去,村民重建家园时候,不得不思量,该找个安全的栖息之地安居乐业。村民大都迁了出去。曾经的兴旺热闹的村落,如今零星住户散落于村中,被一片广阔的稻田淹没。走近路边一所房屋,一声声警惕的狂吠响起来。它告诉它的主人,来陌生人了。狗于我,很陌生,很惊骇;我于狗,也陌生,值得警惕。它那卖命地尖叫,我惊恐地颤栗起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那畜生跑过来给我一口。他的主人适时地把脑袋伸出来,看了一眼站在屋里流出来的光亮里的我。在他缩回脑袋之前,我赶紧说,不会咬人吧?

他见我畏葸的样子不像是坏人,放弃了警戒,很随和地回了一句,不会,紧接着呼喊了一声他的这位“仁兄”,进来!它立即止住了尖叫。或许,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交差了。摇着尾巴,看了几眼我,温顺地回到了主人身边。它进屋了,主人随手把门带上,把屋外的光明也收回了屋子。顿时,我被无边的黑暗吞噬了。

我立在那儿,不知是往前走,还是该回学校。想了想,决定继续往前走,好好感受一下这样独自一人行走在异乡夜里的安适与孤寂。风从堤外的河滩上吹来,清凉清凉的,心里也有些沁凉。想到平时城里散步,眼前,身后,右边,右边,都是人来车往,灰尘飞扬,人声躁动,车灯如滚烫的气流冲入眼里,叫人睁不开,又不敢闭上眼,就怕一不留神成为车轮下的残骸。与其说是散步,不如说在路上与行人和车辆躲迷藏。困倦一天的身体,总要让肢体在室外舒展舒展,让困倦的眼睛也悠闲地张弛一会儿。散步还是必须的生命活动。而在这样一个旷野的堤坝上溜达,清新的风,湿润的空气,忽高忽低的夜虫鸣叫,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如果,有个妙龄姑娘走在身边,闻着她特有的气息,听着她鞋底发出的脚步声,感受她心跳的节奏,此时,此地,天无言,地无言,她无言,我无言,静默中,生命便会恒久地驻留。驻留在这个清风无月、心灵默契的夜色里。这是妄想。但,这个妄想让我在这无月的荒野堤坝上,灵魂有了温馨的归宿。

今晚,独坐电脑前,听着窗外远近夜虫的天籁之声,念我所念——一个个奇异的念想梦幻般地从心头飘出,把这个静谧的秋夜装扮成了人间四月天,繁花满枝,袅袅香飘。

这个夜晚是我的。注定,一个人的。

又是一年瓜熟季

文/李雪惠

突、突、突……每年入夏,只要听到拖拉机的声音,便知道周边的西瓜上市了。

我的老家在洛阳南部山区,整个村子没有一块水浇地,是有名的旱地疙瘩。我们村的西瓜因旱而远近闻名,瓜甜啊!

每年春天,父亲同其他村民一样,先选好地,撒上牛粪,翻土、点种、盖上塑料薄膜,然后等西瓜发芽、破土。其间,父亲每天都要到地里锄草,看西瓜长势。若是天旱,父亲就到村头的水坑里挑水,用瓢舀水给每窝西瓜浇水。

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西瓜开花、结果。看着西瓜一天天长大,父亲的脸笑出了皱褶。

等到瓜熟,摘下一个熟透的西瓜,用刀尖在西瓜上轻轻一点,嘭的一声裂成两半,黑籽红瓤,咬上一口,沙瓤甜汁直浸心底。

这时,也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东方刚泛起鱼肚白,父亲便开始摘瓜装上牛车,和其他村民结伴,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晚上回来,父亲边把脖子上的黄挎包取下来递给母亲,边嘱咐母亲把钱收好,因为这些钱将成为我们兄妹新学期的学费。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再不用为儿女的学费犯愁,可那沙甜的西瓜成了我永久的记忆。

月儿崖与犀牛望月

文/胡冀兰

川东小镇故事多。走进开江县广福镇的一条乡村便道,有一个路牌标识上画着“梁家沟”与“月儿崖”的分岔路线图,就在这一带,村民们都说稻田河沟里有几块奇特的犀牛蹄印石,听老一辈的讲,这里就是传说中犀牛望月的故事里一个重要的节点。而这个犀牛望月的故事发源地要从月儿崖说起。

我邀请长辈带我前去寻访“月儿崖”。一条小溪,一冲稻田,在这条只有三米宽的车行道上,我看到的四面环山青翠欲滴,月儿崖就在这绿色屏障中的斜坡陡峭之上。下车步行攀爬在石梯上,两旁的竹林和草木应着和煦的春风轻舞腰身,一路闻花香,听鸟语,一切绿植精灵们像是弯着腰微笑着恭迎我们的来访。石阶总共不过百步。有几块隆起的岩石映入我的眼帘,四叔告诉我,已经到了。石阶左边的石壁上刻画的就是月亮,此壁得名“月儿岩”由来已久,后来人们口语中“岩”通“崖”,也因此山崖地形演变命名为今日的“月儿崖”。我立刻靠近岩石中间一块平滑的石壁上,果然刻画有一轮圆圆的满月。月宫里的月桂树图案,正如我们在夜晚仰望星月时,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想像着肉眼能见的月亮上如云朵似的阴影那样,线条柔美。满月左上侧的部分线条已经被风蚀,在日积月累中剥落掉一小块,整块石壁上都留有青苔水渍以及墨黑尘灰共同印染的岁月痕迹。我抚摸着石壁,凝神思索,到底是谁画了这些图案?难道传说中的这轮满月真的会有月光照耀?是的呢!长辈们向我讲述起来:他们的爷爷那辈就从上辈口中流传着月儿崖发出月光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与月儿崖隔山相望的村民们,总觉得自己种的稻谷会无缘无故逐渐减少,经查,并无虫害,可就是找不着原因。

每到月圆之夜,月儿岩这里的月光特别明亮,照得整个村庄都如同白昼。又一个十五的夜晚,当月光照耀到山对面的稻田时,村民们正静静发呆,寻思着稻谷为何越来越少的原因。忽然见到稻田里最大的那块石头在一束月光的照射下,一道金光掠过,在月光的持续照耀下,整块石头都泛着金光忽闪忽闪的,不一会儿,令村民们都睁大了眼睛无比惊讶的是,从那块石头里走出来一头闪着金光的大犀牛!它朝着月亮望望,神气地晃一晃自己的头角,伸展活络一下身子。村民们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倒要看看眼前这头从石头里冒出的怪兽,到底要做什么?犀牛竟然三下五除二把身边的稻谷都吃掉了!吃饱了的犀牛又对着月光仰望,舒坦地眯着眼睛,在月光下轻轻旋转一圈,像施了法术一样,它的身子又闪着金光逐渐缩小,贴在石头上,不一会儿的功夫,便隐匿于石头之中,金光消失,一切恢复宁静。噢,原来,村民们的稻谷是被它偷吃了!第二天一早,村民们找来工具,想要捉拿这头犀牛。来到稻田,不见牛的踪影。大家劈开这块大石,只见这块大石头上印着犀牛的整个身形。为了不再让犀牛偷吃稻谷的现象发生,村民们将这块大石凿成小块,在稻田两侧铺就了一条青石板路,方便村民进出村庄。从此,稻谷颗粒皆收,五谷丰登,人们在满月之时总会想起月光下的传奇。

年复一年,一代一代的人口口相传着这个故事,大人们还领着孩子们仔细观察脚下的石板路进行辨认,哪块是牛头,哪块是牛身,哪块是牛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的变化,如今这条青石路已沉降至溪河之中。

讲到这儿,我们就又到了之前入村停顿的分岔路口,原来所谓的犀牛望月的故事就是在这里落下帷幕的。长辈们指着这一段道路旁边的稻田说,犀牛当时就是在这块稻田里偷吃的!这时,路旁几位干农活的村民也过来搭话:是啊,是啊,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有犀牛望月这回事,虽然不太明白故事的细节,但我们以前是真的见过清晰的牛蹄印石头呢!跟牛的脚一模一样大小,连纹路都跟真的牛脚完全一致!喏,就在溪田边桥下的石头堆里呢!听他们指证得这般真实确凿,让人恍觉这神话传说似乎确有其事!

我在脑海里一遍遍浮现出月儿崖那边的满月,一遍遍浮现出犀牛闪闪金光的模样,再看看、听听这里的牛蹄石的印证,心里琢磨着,这个颇有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里,到底犀牛是何方怪兽?是月儿岩上那轮满月发挥了神奇的力量才帮助村民找准问题所在,化解了灾难?那个清丽幽美的月儿崖,人们一提起就充满了神圣和崇拜。在刻有满月的岩石旁边,我还发现有另外的石刻,例如,画有半圆石刻的弓箭,还有“长命富贵”等字样。这又是为何?四叔告诉我,这些是后来有些人为做好事求得福报,就出钱请人来刻画的指路牌。我想岩石上的满月充满灵气,月儿崖风景秀丽,而这一带的故事远不止犀牛望月,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这是一块值得探究的人文地理资源,也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但愿这些乡间古老的传说与人文古迹都能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

心灵温汤

文/方诗庆

躺在赣北上汤温泉里,周围是赤裸的村民。你也是赤裸的。洗浴进入原始状态。从九宫山流来的温泉水,清清亮亮,将池里的男女泡得光鲜洁净,返璞归真。世间的禁忌消失了。一群亚当夏娃们在池里打情骂趣。白天窗口的阳光,夜晚屋梁上的灯盏,都失去了理性光芒,暗淡朦胧,熟视无睹。

池中不时掀起热浪。男人嘴臭,脏话惹起一阵阵笑声,但动口不动手。倒是女人撒野,只要谁冒犯了她,一路追着男人打,不依不饶,溅起一泼泼水花。孩子们习惯了热闹,不理不睬,躲在角落里打水仗。池边坐着几位老人,吸着纸烟,觑着女人的身体养眼。

后来修了一堵墙,汤池被隔成男汤女汤,男女不再同浴,但墙中有一水管,孔凿得比管大,藏着偷窥的缝隙。只要贴着缝乜一眼,对方的身子尽收眼底。女人有了墙的遮拦,连短裤都不穿了。男人看女汤不藏不掖,看时把脏话也丢过去,孔里立即射来一股脏水,躲闪不及,喷你一嘴。也有女人想偷看的,她们不像男人直露,会找个“找人”的理由:“某某在吗?”眼睛一瞄小孔,视线在声音的遮掩下飞向男汤。外墙还有一透气窗,不高不矮,踮起脚就能看到里面。洗完澡的男人或过路客不时跳起来看女汤,窗内会飞出一声臭骂:“不要脸”。

上汤原名温汤,因有温泉水得名。传说古时玉皇大帝见这里人好,打算选一个人做天子,让风水先生搅黄了。玉帝为了补偿,送一泓温泉给百姓洗澡治病。村民世代沐浴“皇恩”,夜夜泡泉。忙了一天活,筋疲力尽,去汤里洗掉一身臭汗,说说笑话,疲劳全消,有点像城里人泡茶馆。温泉含有硫磺,消毒,小感冒和皮肤病不用上医院,泡几次就好了。冬天泡几个钟头,一夜都暖和,省去烤火的木炭。汤池也是村民爱恋的寄托。干活时想起和心上人相约汤里,力气倍增。难成眷属的情人,能在一起洗澡,偶尔肌肤相遇,不失为一种补偿;暗恋一个人,说不出口,到汤里把对方看个透,秀色可餐,死而无憾。夫妻用泉水滋养爱情,甜甜蜜蜜,温馨持久。

打从有墙遮拦,男人不再怕女人掌嘴,脏话更“脏”了。几个锄山鼓手想把打鼓歌引进汤池,说是加点文化养料,让汤池文雅些,得到了澡民支持。如今只要有人起头,两汤就会应声对唱,山歌大作。“捏姐一爪试姐心,看姐嫁人不嫁人。你要嫁人就嫁我,园中芥菜起了心,去年想姐到如今。”“一个汤池长又方,两边隔着姐和郎。郎在这边想着姐,姐在那边想着郎,姻缘只隔一堵墙”。打鼓歌本来就以情歌为主,放在汤池里唱更煽情。

从小在汤里泡大的村民,大方大胆,但规矩淳朴,不做伤风败俗之事。近年兴建了许多私人浴室,但当地村民从来不去。外地澡客泡完私汤,便去公汤看传统。见这么多人泡在一起,问水脏不脏?村民正色道:“世上只有人脏水,哪有水脏人!水是流的,不脏。就怕人脏。”

清亮的温泉从古流到今,浸泡着村民洁净的心灵,不脏不污,生长着快乐,滋润着爱情,寓寄着希望,孕育着未来……

羊角垌

文/庞祥艺

我家乡有一片耕地,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地貌独特。它东头平而西头尖,中间弯弯的,形状很像一只羊角,所以人们称之为“羊角垌”。

羊角垌旁边有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引入溪水可种植水稻,堵住溪水能种植番薯等其它农作物。也许是小溪滋润的缘故吧,羊角垌土壤十分肥沃。羊角垌的后面横着一个土坡,土坡上除了野生的灌木外,村民还在上面种满了木麻黄树。有人说,那个土坡是羊角垌的守护神。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羊角垌是我们村重要的粮食产地。

羊角垌是原生态条件最好的一片耕地,村民们都自觉地用原始的方法耕耘它,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那里种出的不管是稻米、番薯,还是其它农作物,煮熟后都是香喷喷的,非常诱人胃口,并且营养丰富。

每年春分后,村民就挖开溪口,引水浸泡羊角垌接近溪边的耕地,把地泡得软软的,然后赶来耕牛,将其犁深耙平。清明前就开始插秧了。羊角垌土肥水足,秧苗落田即长,不几天就绿油油一片,长势十分旺盛。漫步田埂上,就能闻到禾苗淡淡的馨香,还有泥土的气息,让人倍感亲切。这是一片旱涝都保收的沃土,秧插下了,丰收的图景就展现在村民的脑际。

在水稻生长的季节,羊角垌成了鸟儿和青蛙的天堂。白天,我们可以看到鸟儿的倩影;晚上,我们可以听到悦耳的蛙声。

每天一大早,鸟儿就在羊角垌喧闹起来。它们欢叫着,跳跃着,追逐着,嬉戏着。那些鸟儿有大的小的,有白色的灰色的,有长嘴的短尾巴的,大小不同,颜色有别,形状各异。它们成群结队,一会儿飞到稻田里吃蝗虫和飞蛾,一会儿飞到溪边喝水,一会儿又飞到木麻黄树上或灌木丛中栖息。鸟儿是害虫的天敌,也是小孩子的朋友,鸟儿飞呀叫呀,我们也跟着欢乐起来。

夜晚,羊角垌也不寂静,青蛙“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远的,近的,错错杂杂,就像在举行大合唱。它们似在宣泄,又似在交流问答,你一声我一声,让田野的夜晚有了生气。蛙声融进月光中,落在水田上,混入稻香里,是那样的清晰、悠远而动听。这真是天籁之音,是乡村的催眠曲。它回响在时光的深处,铭刻在我的记忆中。那些青蛙一天不知吃掉多少只害虫,所以听见蛙声,我就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里。

夏收完后,接着是一轮秋种,斜风细雨中,羊角垌金黄的衣裳换上了绿色的新装。羊角垌生态环境优良,不仅生产的粮食质量好,而且滋养的塘鲺鱼和田蟹也很肥美。

晚稻扬花时节,到羊角垌去捉塘鲺鱼和田蟹,是我少年时经常做的“功课”。

羊角垌的稻田里野生着很多塘鲺鱼,它们经常游到田边的水洼里。放学后,我提着一只小木桶跑到羊角垌去,看哪个水洼面积较小水又不深,而且长有较多水草,就从哪里动手,因为塘鲺鱼最喜欢生活在这样的水洼里。我卷起裤腿,用小木桶戽洼里的水,把水戽干后,哈哈,水草下面的塘鲺鱼,就成为我的劳动成果了。

说到羊角垌的田蟹,真是肥美可口。而捉田蟹,更是一种讲究技巧的活儿。田蟹喜欢在田埂下打洞,因为田蟹进进岀岀,洞口就留有很多爪痕,由爪痕的深浅和大小,可以判断出田蟹的大小。捉田蟹,有人直接伸手进洞穴里掏,有人用锄头挖掘洞穴。我可不这么干,因为用手掏可能会被蛇咬,用锄头挖掘会破坏田埂。我扯来一些野草,塞进洞穴里,再用淤泥将洞口封实,然后在洞穴边做个记号。田蟹在洞里不能出来觅食,又缺乏新鲜空气,就会往外爬,被野草缠着。过一段时间,我回来扒开洞口,将野草拽出,田蟹就被带出来了。

当然,那些塘鲺鱼和田蟹,也就成了我们农家餐桌上的佳肴。

深秋,晚稻即将成熟了,农民就将小溪的水口堵住,不让溪水流入羊角垌里,稻田渐渐渗干了水。立冬后,村民收割完稻子,又赶来耕牛,将羊角垌不用作次年种早稻的耕地犁成一畦畦的,种上了冬薯。滋润的土地,使番薯在冬天里也长得嫩绿嫩绿的。到第二年春季,就可以收获圆嘟嘟的大番薯了。一年四季,羊角垌都没有闲着,高质量高效率地生产粮食。

羊角垌是我们村的小粮仓,那时对于小小年纪的我来说,它更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那里留下了我很多充满童趣的故事。

长大后,我外出读书、工作,极少涉足羊角垌,儿时那些“功课”也不再做了,但羊角垌还不时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羊角垌,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几十年过去了,虽历经沧桑,但它原生态的容颜丝毫也不变老,只要用心耕耘,它就献给我们粮食。我们要感恩羊角垌,感恩土地的给予。我的感恩里,还多一份它带给我快乐的童年。

卧树

文/黄明聪

几乎所有的树都是直立而生的,可是在我的故乡却有一棵卧着生长的树。

这棵树就位于故乡村前海边的田垌中。前几年这里新辟了一个堪称全市村级最大的湿地公园,这棵树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树的学名就叫铁线子树,我们当地村民习惯叫莺歌树。据华南农业大学徐祥浩教授撰文称,铁线子树在中国境内除海南岛之外其他地方很少见有,它属于珍稀树木,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我印象中故乡这棵老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巨伞矗立村前,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当烈日烤炙着大地的时候,过往劳作的村民总爱在那里停留片刻,然后走向田野或踏上归程。

说起来,莺歌树下可是我少年时代的乐园——

小时候,每逢学校放假之时,我最爱结伴到村前那棵莺歌树附近去放牧。牛儿乖乖在海堤那里啃着青草,我们则跑到红树林深处去掏鸟蛋或去捉螃蟹。走进这片红树林,仿佛走进鸟的天堂!那里有无数的海鸟和候鸟,有白鹭、青脚、海鸥和那些不知名字的鸟儿,这些聪明的鸟儿总爱把窝筑在浓密的树桠之上,而红树林的树干多数布满一种带刺的寄生物,人不易爬上去,我们只能用力去摇曳或用树枝去捅鸟巢,然后再用草帽来盛着。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多么不应该做的事情啊。如果找不到鸟巢,我们则去捉螃蟹,而红树林那里到处都是蟹穴,只要不怕被螃蟹钳住,不待一会儿准会满载而归。这时我们便把猎物拿到莺歌树下去烤食,如果时间还早,我们则玩着捉迷藏,直到牛儿饱食归来。

我们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待到莺歌籽成熟的时节,那时正值暑假或即将开学之际。故乡那片田垌水草肥美,田垌中滋长很多田螺、扁蟹、河虾,我们随便截一段水沟便能抓到一小桶,然后我们再捡些番薯一起拿到莺树下去煨烤,那阵香味真令人回味无穷。此时,不知是那位从浓密的树叶中发现莺歌籽变黄了,大伙就做成人梯爬上去,摘满衣袋再下来。

莺歌籽的味道的确很甜美,是我吃过的野果中最好吃的那种,我常常舍不得吃而拿到学校去分给同学,他们吃了赞赏有加,我从而引以为豪。

不想1996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强台风横扫雷州大地,这棵老树也在劫难逃,台风过后,我在电话听到父亲这样叹息道:“这样的台风我一生只见过一次,实在太大了!村中很多老树都被拦腰折断,村前那棵莺歌树也被连根拔起……”

据说,台风过后村民发现这棵莺歌树只有两条树根连着大地,命悬一线,村民曾尝试将该树扶直未果,只好在树的根部培上些泥土,之后这棵老树就这样静静地卧在那里。

上个周末,我邀请朋友小张到我故乡的湿地公园一游,他欣然前往。时值春和景明之际,天空碧蓝如洗,墨绿色的红树林中不时飞起一群群鸥鸟,把港湾划成一道道白色的狐线;而嗡嗡的蜜蜂忙于采蜜,有的沉醉在红树林的花蕊上,有时满载而归;近处一行行新植的木麻黄树正摇着细枝,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致意。

当我们来到湿地公园的拐弯处,小张突然发现那棵卧树,他惊奇地说:“这是一棵起死回生的残树,或许我们能从这棵卧树中获得某种启示。”

小张的话使我忽然想起了一位名人的话来:“生命中最大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

这是我从那棵卧树中获得的深刻启示!小张听后不禁击掌赞赏。

琼华巷门

文/陈恩睿

最近,因事来到海口秀英区长流镇琼华村,在老村区“上村水塘”北边,目睹东楼巷、麒麟巷和桂林巷那古香古色巷门,了解村史,得到一份意外收获。

麒麟巷和桂林巷巷门临近水塘边,一棵大榄仁树下,七八位村民休闲纳凉、说话交流,脸上写满甜甜笑意。两个巷门由一段火山岩石墙连接,深灰色,每块石头轮廓清晰可见,给人洁净环保,自然古朴之感。

东楼巷、麒麟巷和桂林巷邻近间距约五十米。白天,走出巷门,水塘首入眼帘,清凉便拂面而来;塘边绿树倒映水中,鸟儿唱歌,宛如进入公园那般舒心。夜间,蛙声、虫鸣汇成一曲优美小夜曲,让人陶醉。村干部谭朝经介绍,麒麟巷门和桂林巷门原距水塘一米六,东楼巷门距离水塘约十米,但此巷临近水塘边房屋与麒麟巷门、桂林巷门几乎在一线之上。水塘与巷门、房屋间原是一条狭小火山岩石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时,扩建成现在水泥路,村民称这是一条特色“步行街”。

东楼巷、麒麟巷和桂林巷三个巷门各有风格,各具特色,尤其是巷门上那巷名和对联更引人注目。

东楼巷门上边“东楼巷”三个大字光彩耀眼,那是用火山岩石雕刻后涂上金色,巷门背面对应刻有一个大“福”字,涂上红色;左侧门墙刻有巷门简介、芳名录和一副对联,右联为“东兴人杰显福禄”,左联为“楼望地灵毓英才”。

麒麟巷门上边嵌着“麒麟巷”三个镶花边的银色字样,背面刻着“大啓文明”四个字;门肩两边设置小麒麟石雕像,栩栩如生;正面是一副银色对联,在有条有纹淡紫色瓷砖相衬下非常醒目,右联为“东方日出麒麟舞”,左联为“西岐旺盛龙凤祥”。

桂林巷门上的黄色凹边框里,“桂林巷”三个黑色大字清晰入目,大门两边黄色镶框里黑色对联严肃庄重,右联为“桂殿风清英俊集”,左联为“林森气暖凤凰鸣”。

领路的村干部谭新浪说,琼华巷门是有故事、有历史、有文化的。巷门上每个字都有深刻含义,如麒麟巷门后刻的“大啓文明”四个字就是唤起巷里村民文明意识,作文明巷民,建文明巷道。巷门上的对联就是巷里村民美好愿景,追求目标,甚至是价值观;村民出入巷门,经常耳闻目睹,熏陶着巷门文化,从而深受教育,潜移默化,发奋向上。

琼华村始建于南宋时期,巷门兴建于清朝年间,当时仅用粗糙火山岩石简单垒成,当一般栏杆使用,既不命巷名,也不立对联。后来,不仅是人们出入标志口,而且是一种安全防御设施,巷门安上门板加固,有村民把守。那些年代,村里依托村后五源河较宽水域和后山茂密作为“铜墙铁壁”,以屋连屋、墙连墙,加上严守巷门,保住了一方平安。村民最难忘的是,1939年日本侵琼时,在琼华村东西方各筑起炮楼监视村民活动。为防御日本鬼子无情残杀,村民加固巷门和围墙,白天黑夜派专人在巷门边观察日本哨兵动态和周边情况,发现异常信息,立即通知村民从村后撤离。曾几回,日本鬼子尽然袭击,撞破巷门,但进入村里小巷时,村民已转到了安全地方。

原村长谭明经介绍,民国时期,琼华村民对巷门进行了改建,在强化安全防御设施的同时营造文化氛围。当时,在巷里长老倡议下,多方筹款,如巷里男丁带头捐款,成年女子慷慨解囊,还发动社会捐助等。于是,建成古色古香又能育人的巷门。村里不仅有像样的巷门,而且命了名,刻上了对联,以文化引导村民,激励文明,努力前行。如今桂林巷巷门还保留原本原样,建筑材料、字体颜色、文化风格等“涛声依旧”,让人思绪万千。2010年、2011年麒麟巷、东楼巷村民先后捐款重建巷门,但也基本做到重建如旧,除了建筑材料小有调整外,其特色风格均保留下来。

行走琼华老村区、新村区,越来越感受巷门的文化魅力和力量。东楼巷走出了恢复高考后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两名博士和一名“海口好人”等;麒麟巷走出了三名抗美援朝战士、一名博士和七名硕士等;桂林巷走出了一名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四名硕士等。

琼华村巷门有八个。除前面讲到的东楼巷、麒麟巷和桂林巷门外,还有单道巷门、内巷门、外巷门、下村巷门和钟氏巷门。这八个巷门都坐落老村区,巷门高度差别不大,但宽度因巷而异,风格各异,独具特色,均有故事。桂林巷、单道巷、内巷和钟氏巷四个巷门完整保留原貌和风格;麒麟巷和东楼巷两个巷门重建后也均保传统风格;外巷门和下村巷门被水泥框架置换。

各巷虽然独立建门,有各自文化风格,但巷内小巷相连相通,行走便利。谭明经说,各巷一个大巷门,寓意各巷要把好各巷事情;小巷相连,寓意为村民相通相融,团结和睦,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行走琼华村,为浓厚的巷门文化所感染。这个古村能不断地传承健康文化和焕发生机活力,有着巷门文化的一份贡献。据村干部吴齐志介绍,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民更加奋发有为,积极健康向上,村里先后走出了四名博士、二十多名硕士、六百多名本科生、五百多名专科和中专生。

如今,当村民走过这八个巷门的时候,不仅可以体验一下先辈村民的生活情景,而且更为今天奔向小康新生活感到骄傲和自豪。

故园情

文/林珍兰

求学在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绪吞噬着我,孤独无助时,只有故乡情抚慰我的思念,还我一份心安。

故乡是一部韵味悠长的电影。春去秋来,它播放着农民们春耕、夏望、秋收、冬藏的一幕幕。花开花谢,它记录着一花一草的生命轨迹。纯真的它散发出淡雅的美。多少人厌倦了嘈杂的城市,梦求择一农舍,以青山为邻,伴绿水而居,听着鸟语,嗅着花香,逍遥过活。而绿水、鸟语、花香这些诗意的东西,故乡是毫无保留的奉送给我们。它对我们的爱一直很安静,总默默地以一方水土养育着自己的子民,不曾言悔。

故乡的秋极美。每当秋吻细雨,风抚稻苗时,在故乡便处处可见乡亲们大汗淋漓的模样。她们有的在稻海里弯腰割稻,有的推着笨重的木板车,满载而归;有的在自家屋顶,看天色,晒稻谷。然而无论他们多忙,若遇上熟人,总会腾出空隙,同熟人叨上几句家常:“今年你家大丰收啦,可得忙坏你咯。”“听说你家大娃考上大学了,再加上你家也大丰收,乐坏你了呵。”

故乡的秋不似古词里的,满怀心事,而是坦然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赐。秋日里的故乡身着金黄色衣装,感受秋风的百般柔情,千般妩媚。我们则享受着故乡的千般温柔,万般呵护。故乡的秋太美,而故乡的人也毫不逊色。

故乡养育了一批可爱的人。为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外出的游子们为故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们为团结起村民的力量四处奔走,最后还拿出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建设村容村貌。他们不知疲惫,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深埋心海的故园情,任凭风吹,任凭雨淋,任凭日晒。那日,黄昏逼近,我看到村民林观泉先生,发染阳光,袖沾污尘地立于路旁,看着干涸的池塘被慢慢地救活,脸上荡漾着浅浅地笑。村民林华保先生心恋故乡,志圆“大岭梦”,在他多年的资助下,故乡渐渐脱下了贫瘠的外衣。如今的故乡,每当暮色降临时,暖色的街灯会驱赶走夜的黑,如夜光般将一街一巷尽数照亮,还照亮了新生的文化楼。文化楼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不骄不躁地守护着故乡的记忆。

故乡的一颦一笑,有村民们的真情守护,也正因如此,守住了我与故乡相吸相守的印记。忆起往昔岁月,那时我不过七岁多,母亲带我到外头买年货,却遇上了一场暴雨,母亲不想雨水沾湿我的发,便留在外头避雨。可我却死活不愿意,哭着喊着,要母亲带我回家。母亲拗不过我,便解下头上的绒帽,俯身给我戴上,尔后轻声问我:“小妹,真要冒雨回家吗?”我没有回答,直接拉起母亲的手闯进暴雨里。归家后,我与母亲都湿透了,但我们都笑了。那一夜,我睡在母亲的身旁稚气地问:“妈妈,为什么村子里的天空也下着雨,但家里的屋檐却让我很安心呢?”母亲温柔地抚着我的发端说:“傻孩子,等你长大就明白了。”恰逢月色作祟,我醉在无尽的遐想里。

其实七岁的我对故乡爱得懵懵懂懂,自是不懂故园情的,但十年后的我,对故乡爱得真真切切,这才明白,何夜无月,何处无屋檐,但少了那份思念,就如同我对故乡的眷恋罢了。

九月将近,我会在高考后收拾行囊,奔赴远方,远离我那如诗般的家乡。每次踏出故土,我总不敢回望身后的故乡,深怕它一声呼吸,我便狠不下心离开。母亲曾嘱咐我,他日我若遂了青云志,切不可辜负故乡对我的一片深情。

故乡像个哲人教我以诚待人,故乡如个孩童,送我欢声笑语。数十年来它不知见证了多少如父亲与母亲那般相敬如宾的爱情,它浪漫地塑造着这村庄的历史,何止我一家对它心怀感恩,万家灯火皆愿为它彻夜通明。

常忆起奶奶吟的一句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故乡如母,赋予了我纯真的本性。我即将与它离别,那压抑在我心底的思乡情该如何消除?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上一篇:浪漫的文章(精选25篇)

下一篇:关于母爱的唯美文案(精选9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