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散文(精选22篇)
十年的散文(精选22篇)
念想十年
文/真汐
小溪的水静静的流淌掉了四季,没有经历过大海的潮落潮起,就如我们的十年,没有声音也没有印记,是多多少少的流离,那是一份干净的颜色,没有苍白却也不是五彩。十年的岁月,积累了多少缘与恨的沉淀,而我们恰是失散了十年,十年的空隙,十年无声的祝福。
大哥,你还好吗?我们相识在青春的岁月里,那样的萌动,却也那样的瑰丽多彩,你是人生的奇葩,是天才的歌者,你和你的歌一直陪伴着我,伴我成长、成才、结婚与生子,可我们却是居然再也杳无信息,只有纯粹的情分,在我的生命中,你就是我的亲人,从我们青春年少的互相喜欢,到后来我真的就觉得你是我至亲的亲人。我心无杂念,也许就是这种原因,你远离了我的岁月,在我选择远嫁之后,你最后来看我一次,那是2012年的春天,从此,无音讯。
许多年来,也跨越了我人生的起落,岁月的流离,终始无法忘却你和你的身影。梦可以做,是我们高中时代的那份悸动、自然、奋斗、幼稚而迷恋的心态。初恋于你,是因为你的帅气,而我只是个灰姑娘;初恋于你,是因为你的贫穷,而那种自然的朴实显著了你的气质;初恋于你,是因为你的才学,那打动我的优异的高难题,初恋于你,还是因为你的歌声和你的长笛……
请原谅我的无知,请原谅我的无趣,请原谅小妹的无心之过,要不然,也许你会,你会深深的挚爱她一个人,可是因为我,打破了你们原本的暗处,原本的天才合一,是我搅动了那一泓清泉,却没有去望尽那泉中的明澈;是我扰乱了那原本琴瑟和鸣的舞曲,却没有聆听的慧意,是我失足了,是我的自私的心路和自大的骄傲打乱了我们原本各自的人生历程。
请原谅这一切,关于你们之间的一些,我曾经并不知晓。而是因为那一次的旅行,我自己一个人去拜访开姐姐,我特好奇,那么优秀的女孩儿,那么有天赋的人会有着怎样富实的家境,于是,我去了,我收获了干净利落的山川、风景秀美的石桥、明眸清澈的溪水和翩然舞起的林间彩蝶,那是一处天外飞仙的居所,让我几乎愿在这里化蝶成仙。但开姐姐不在家,她去打工了,为了她的学费。我见到了善良的阿姨,在那里住了一宿,那一次,我发现了开姐姐的日记,我偷看了,她写了你们的太多故事,让我泪奔。让我有些恨你的是她写到在我转学之后,你们会一起分享我写给你的那些信件,一起分享我的岁月和我生活的点滴,这是让我在许多年之后都一直没有释怀的事情。怎可如此?怎可这样?很伤人心,很让人气,我觉得我被你们剖白了,那一夜,无眠,有单纯的泪滑落。我一直在想,是否你于开姐姐胜过于我的那份心境,于是,我们之间,便再也没有了回程。
我突然间发现了我的自我,我的空白,于是我开始淡出你们的视线和你们的关怀……半年后,我考上了远方的学校,于是,也开始了我异地的求学生涯,可不幸,开姐姐比我不幸,因为她的爸爸离开了这个世界,以至于影响了她的学业,她没有考好,选择了复读,那个时候,还是因为贫穷,她为了她的学费而退却了,她没有继续学业,而你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也放弃了学业,我曾猜想,你们会在一起,可结果,是无言的结局。
我是调整了心态,后来才发现自己竟然一直依赖着你,视你为兄长。于是,在我们之间,那份萌动,已成为了过去式,不会有其它。
三年的时光,三年的飞短留长的守望,你的问候,伴我度过了繁长而复杂的忧伤,还有我公主般梦境的旅程,直到我毕业,参加工作,交了男友……许多年过去以后,你才和我说其实我就是你生命的全部,你曾来我的学校偷偷的看望过我……我的希望是你会和开姐姐在一起,但后来,她结婚了,就这样,我们三人,彻底的断了,你最终,余自己。岁月沉淀了记忆,一年的一季,就这样在张望中祝语来时的路。
有时候,生活说不清人的感情,有时候,年华留不住心路的过往,挺复杂的是内心,它有时会哭,有时会笑,有时会收获,也有时会没落,有时会纠结,也有时会很明朗。十年了,念想却在,因为挚爱的美好,可以永远的浓趣心灵;十年了,因为曾经的相遇,可以遥长的如获亲致;十年了,它衬托了我的一个梦,也清醒了我曾经迷失的风景。我成长了,我会认真的想过自己的抉择,是否在我们之间会留有遗憾?会留有心愿?
你会在那里流浪呢?你和你的长笛是否也会远家它乡呢?
时间还给我的
文/黎武静
父亲在后院里栽下一株梧桐时,对年幼的我说,“十年后就成材了。”十年,对那时的我来说,太过遥远,几乎不可想像是什么样的概念。年少的时光里,时间走得太慢,十年是一个太漫长的区间。
果然,梧桐十年后枝繁叶茂,俊秀挺拔。又十年,因种种缘故已伐掉,这小院里已寻不到梧桐踪影。时间的指针越来越快,匆匆忙忙间就沧海桑田。
无中生有,有还于无,十年又十年里,悲欢离合,渐渐迷失在光阴的脚步里。
故事的中途不必问结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间的旅途中,有小小的平衡。托付给时间的,缓缓回还。得与失都在时间的翻云覆雨之中。不管时间快或慢,将时间消磨在喜欢的事物上,终究值得。
有空时,我便读与写。有时不见得会写,却一定会读。漫无目的地读,孜孜不倦地读,有一搭没一搭地读,说起来,读这个动作横贯平生。其他的爱好,无此执着。
多年前,我喜欢在电视机前守着肥皂剧,看书。是重播的剧更好,知道剧情走到哪里,新剧也无所谓,剧情精彩就多看几眼,剧情寡淡时就低头看书,广告时分更不必说,看书即可。
上网时也备着书,以防万一网断了,或者停电了。出门排队时书也得随身携着,这样等待的时间里就不觉得苦闷,反正有书可看,哪怕只看七八页也是见缝插针。如果没有书,一心一意地排漫长的队,那真是令人心生苦恼,眼睁睁看时间从身边流淌却一无所获,白白浪费,何其心疼。有了书,生活就不同了,连等待也可以忍耐,时间停滞在排队的瞬间,一颗心在书的海洋里游进游出,欢欣雀跃。
我所知的辽阔在书里,我所领的参悟在书里,我所痴的宁静在书里,我所爱的时光在书里,一书一世界,万千世界里,万卷如海一身藏。
时间花在哪里,是可以看得见的,有人恋上植物,于是阳台上满架芳菲。有人爱上旅游,于是足迹踏出私人地图。有人喜欢写日记,于是将厚厚的日记本渐渐填满。有人喜欢运动,于是每天沿着河边在晨光中晨跑。
我不断地读,还不知道时间将还给我什么。但我喜欢读到的世界,也喜欢阅读时内心涌动的静悄悄的快乐。我知道,时间还给我的,就是我曾经托付的部分。
还贷十年
文/自由天空
“这个月房贷还款是最后一笔了。”正在吃晚饭的老公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十年啦,终于还清了!”
饭后,我把这些年的还贷记录都找了出来,三本复印件及正在使用的一本存折,看到它们,以为早已忘记的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停闪现,竟然润湿了眼眶。
十年共用了四本存折,用完一本银行就收回一本,这三本复印件就是被收回的还贷记录。在第一本的记录中,也就是刚交完首付开始还贷的那两年,经常是一个月分两次往里存钱,那时我们夫妻俩的工资都不高,孩子正上小学,家里的花销也大,常是一个人开了工资先往这个折子上打一半,剩下的一半等另一人拿到工资再续,两次才凑齐一个月的还贷额度。记得那年冬天太冷,老公舍不得买羽绒服,就在路边花30块钱买了一件看似挺厚但却根本不透气的棉服,去太原出差回来就发烧住院了,因为出的汗全都黏在衣服上了,贴身干不了就特别冷,一直穿着这种干不透的衣服结果就被冻出了一场高烧。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家人开始了节俭的习惯,家中的纸箱、报纸等都积攒下来卖给收废品的,就连孩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几个空饮料瓶,一家三口苦中作乐每月都用旧挂历的背面画一张收集废品的评比表,谁每天收集了几个都写在上面,就连这张记录表也都月清月结卖给了废品站。
后来,老公换了新工作,我也应聘去了新单位,家里的收入有了改善,最起码每个月再也不用为买什么或不买什么而反复掂量了,表现在第二本存折上的还贷记录也就变成了稳定的一月一缴。
再后来,我们的还贷记录变成了一季度往折子上存一次,银行自动按月扣除,这第四本存折没有用完,我们的还贷历程就结束了。
十年,弹指一挥间,想想最初的焦虑和困难,看看现在的房子、车子,心里无限感慨,孩子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老公在单位历练成肩挑重担的管理者;而我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也小有收获,孩子养成了节约、乐观的好性格,老公和我也都变得更加成熟有责任感。这是我们把压力变动力的十年,生活饱满而精彩,一家人甘苦共担、齐心协力,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生活目标。
现在我可以大声地说,还贷十年,也是我们一家人骄傲的十年!
雨是爱的轻音乐
文/刘志斌
飘着细雨的夜,霓虹的流光溢彩在雨水中氤氲飘浮,渲染一种海市蜃楼的美。在街道一盏一盏延伸的路灯,晕着迷蒙的光圈,挽着夜往深处走。雨不大,斜着身子,时缓时急,柔柔的就像一曲轻音乐,在黑夜里荡漾弥漫。
走过学校门前的十字路口,左转,就是一条宽阔平坦的直道。车子少了许多。我对儿子说:“你骑自行车先走,到房子下等,我与***走路回来。”儿子笑着对我说:“老爸,我推自行车,和你们一起走。”妻也催说:“儿子,你先回去,明早要早起。”但儿子还是执着要与我们一起走路回家。我悄悄地到最外边,妻默默地靠近我。就这样,我在外,妻居中,儿子推着自行车走在最里边。一家三口就像缓行的骆驼,安稳地走向温暖的家。
想起前几日,晚餐时,妻倒了一杯酒给我。妻说要与我干一杯。因为休假,所以难得空闲的妻很开心。喝了几口酒的妻,略有醉意。盈盈笑语中,眼含三月春水,脸露出阁桃花。窗外的雨,点点滴滴落在塑料材质的雨蓬上,叮叮咚咚,似欢快的鼓点在小跑。看着为生活操劳的妻,我心里涌出一股幸福的旋律,旋律的情丝被雨声拉得悠长悠长……
看《夏洛特的烦恼》。被电影结尾时的镜头撼动。高高大大的夏洛特侧弯着身,把头靠在小巧的马冬梅肩上。小道上,两人迤逦前行。小道两边是怯怯的黄花,萋萋的芳草,还有在晚风中婆娑的绿叶。路的前方浮着美丽的晚霞。夕阳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摄影师,调整好最柔和的光线,搭配好最明媚的色彩,再咔嚓一声,把这一个浪漫的镜头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其实,浪漫也一直在我心里潜伏。一旦活跃,就会泛滥成灾。如果可以,我也想要这样的日子,花覆屋檐,好风相向。卿卿我我,情意绵绵。如果可以,我还想过这样的日子,琴眠绿荫,芳菲无尽。玉壶煮雨,竹篮提云。如果还可以,接一滴露水,用荷叶杯。接一片雪,用琉璃碗。接妻子纤纤素手倒过来的酒,用光阴盏。
风,像一把无情的扫帚,冷冰冰地缓扫过来。妻关切地问:“儿子,冷不?”儿子快乐地回答:“老妈,不冷,走得出汗了!”我轻轻拉住妻的手,妻的手有点凉。我把妻的手夹在我的双掌中,呵了一口热气。妻没抗拒我的爱意,也没用言语表达谢意。但触摸妻的手,我能明显地感受到妻内心的颤动。那种颤动初如探头的嫩芽,继如漫山花开。
抬头,能够看到自家客厅的灯光了。灯光下的桌子上,一定有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汤,那是给放学夜归的儿子准备的。窗前眺望的身影,是热好汤等候家人归来的双亲。灯光、餐桌、热汤、身影应是这雨夜最温情的歌词,归家的我们、伞下相依相偎的情侣、收拾地摊的夫妻、欢笑着的路人应是这雨夜漾动的音符。总之,在这雨夜出场的一切一切美好的情素,都在共同演绎一曲爱的轻音乐。
陈亦迅在《十年》中这样唱:“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十年,足够一个人爱一场、梦一场、聚一场、散一场、等一场、错一场……可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值得我们挥霍呢?十年中,又有多少光阴让我们舍得浪漫呢?我追问自己。我想,还不如珍惜现在,就在今夜,在四季中每一个飘雨的夜晚,聆听一曲红尘恋歌,珍惜一段烟火真情。
我握紧妻的手,搂着儿子的肩,迎向家的灯光。
第十次怀念
文/秋水映空
窗间有月,檐外有铁,世间万事,都囚禁在层层楼阶……
深夜,残灯一盏,孤单与影儿躲躲闪闪,只怕不说心事,会辜负了好景,冷落了半窗明月。
记得那时,少年初醉,诗书丛里,吟尽风月尘飞,也曾叹过古今多少荒烟,老树遗台。一晃十年过去,我们还有多少青春年华,可以被时光肆意抛洒?
只是十年,巫山和云还在,不见了宋玉,沧海也早已桑田。只是十年,孤单也满满十年。十年,蝴蝶采了十次花香,十年,不过是大雁飞了十次往返,十年,也只是你我在这寂静的夏夜里,彼此怀念了十次而已。十年,且问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十年前,一起谈论的《太平清话》里的事: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仗、礼佛、尝酒、宴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
那时,竟天真的相约要一起做完,却不知此诸事皆为独享之乐,一旦沉浸,内心的欢喜都与旁人无关。看如今物是人非,事事皆休,事过境迁。或许你早已儿女绕膝,尽享天伦。而我,还是一脉孤芳,氤氲尘烟。
焚香试茶,已不再是想象中的浪漫,十年青春耗尽,它与柴米油盐一样,变成了我的生活,变成了我的习惯。虽然家中没有好砚可洗,但是抚一曲云水禅心,仍然可以祭奠心田。
待月西厢,合掌感恩,我有寒舍三间。雨天听雨,晴日浇花,兴起对画临帖,寂静翻经礼佛,时时山山水水,处处诗诗禅禅。
也学古人,附庸风雅一番,琵琶反弹,不唱袅袅春词,只是批风抹月十年。夕餐菊之落英,朝饮木兰之坠露。春与杨柳和烟,夏与清风伴行,秋与明月同住,冬与梅雪齐香。活在当下,才不辜负朝朝暮暮,良辰美景,悠悠奈何天。
十年时间,不长不短,不记得彩霞几次倒映了湖心?和风习习,又吹冷了几回衣袖荷衫?也曾暗自感叹,汉高祖,楚霸王,纷争硝烟一场,谁豪夺了谁的江山?美人自刎,谁又寂寞了谁家庭院?归去来兮,庶民帝王,争到头也只是一杯黄土,一梦黄粱。
仅仅十年,却早已看腻了世间熙熙攘攘,利往利来。最是这样的夜深人静,皓月当空,脱去满身的疲惫,才觉得形只影单,久久不敢伫立窗前。叹身世堪怜,任你是谁家的明珠擎掌,还不是一样要流落平川?殊不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也曾是王谢堂前燕。
惆怅感叹,眼前的名利是非,富贵贫贱,尤其在这满天星斗的陪衬下,恍若飘渺云烟。穿越时间空间,我对坐清光,蟾宫树影,娑婆遥望广寒。轮回,究竟是我福德薄浅,世上千万般繁华,怎奈何日月如梭?生待如何?死又如何?不过是身落寂寞所,魂飞离恨天。嫦娥婵娟,历经满路荆棘,最多也只换得位列仙班。
迷茫十年,才知凡所有求皆为苦,名利相争,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倒不如安守清闲,任年年落花飞絮,赏金菊笑月,听青竹吟风,一呼一吸一句佛号,脚踩清凉,步步白莲,典卖一汪清水潺潺,供奉西天。
不思量,自难忘
文/姚彩霞
因了同在一座城市,曾经我与叔叔一家过从甚密,后来中断了联系,今年四月的一天邂逅阿姨——叔叔的妻子,互留微信,我们的交往得以接续。
初来这座城市,叔叔阿姨四十来岁,花朵似的两个女儿十几岁,住在一幢旧楼里。我跟妹妹们住在一起,冬天暖气不好,窗户上蒙了塑料布,烟囱从炉子上伸出很长的手臂,晚上穿毛衣钻进被窝,搂着对方的脚取暖。中午在单位吃食堂,早晚回家吃饭。阿姨炒醋熘白菜、酸辣土豆丝,我在一旁学艺。因此,这两道菜我最为拿手。
后来我结婚搬走,在婚宴上,叔叔阿姨鼓励我喝点酒,我照办了,回到新房,吐了一地。叔叔阿姨是我在这个城市里的靠山,是我的主心骨,是我的娘家人。求学,工作,成家,生子,所有的忙——换液化气罐,儿子哮喘的偏方,考职称的习题,只要与我有关,他们不遗余力。
最近一次去看望叔叔,是那年春节后的晚上。迎面的墙壁被一张放大的叔叔的相片占满,英俊年轻,眼窝深陷,鼻梁挺直,如同真人站在面前,很震撼。
那次拜访定格于十年前。十年后,叔叔回迁高层住宅,房间之多,面积之大,恍若宫殿。七十七岁虽不能跟六十七岁相比,我却强烈渴望叔叔像过去一样健康。
我心中涌起苏东坡式的慨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叔叔的“宫殿”回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就在那年春节之后,夏季来临之前,一场大病使叔叔再也不能正常行走,当时,我在干什么?十年之内,我又在做什么?
我发去微信:“十年前叔叔病倒我全然不知,阿姨一定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我没有出力,也没有送上一句安慰的话,我感到十分自责和愧疚。我能有今天,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的无私帮助,包括对我儿子的成长不吝关注、热情鼓励,我无以回报,但我爱你们,我是家里的一员……今后加强联系,需要时我会随叫随到。”
他们对我的无情无义毫不计较:“你的话让我们热泪盈眶,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成就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孩子成才是你们培养教育有方,希望你们带来更大惊喜,从认识你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把你当成家中的一员了……”
我与叔叔阿姨非亲非故,因了几篇文章便拿我当“人才”,便扶持呵护。其实,他们的大爱大善真正滋养了我的心灵,这份恩德,给我的写作以巨大动力,岂能遗忘?不敢遗忘!
十年颂
文/叠嶂雪峰
郭建斌散文随笔
花事皆已残衰,转瞬又是霜雪时节。静静地信步于公园的林荫小道上,阳光透过丛林给人的感觉也不再是那么炽烈了,总觉得那摇曳在稀疏的树叶间的点点碎光只是生活中飘渺的幻觉,永远只能这样忽隐忽现,没有定格的一刻。曾站在人生的地平线上翘首以盼那一片深远的蓝天。可知道,向往的翅膀不会只因为有一颗灼热的心便可以腾飞,我把这种遗憾藏在心底,当往事模糊时就让它去填补记忆的缝隙……
喜欢雪峰山脉那有力的线条、清晰的轮廓。十年前,曾誓为要找寻自己心灵陈述给这座大山的语言而打点行装,尽管没有人相信我的文字可以飞越这座山的高度,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发了。离行的这个季节有一种名叫黄玫瑰的植物正开着花,信许这是一个没有含义的季节,当我踅身而去的时后我听见有风在呜呜地哭……
疲乏的步履将青春换了一个驿站,我漂泊到了这座和我一样年轻的城市。当轻风吹来一缕纤柔的时候,心绪便如袅袅炊烟般在燃烧,我想这里一定是一个可以升华灵感的地方。
不曾以为那殷情响着旋律的时光会在笔尖的流淌下随着我心灵的赤诚一起付诸东流,不曾怀揣末雨绸缪的心态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叩响缪斯的门窗,当明白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的时候,那一年,我十九岁。
十九岁的年龄刚抖落稚羽,都市的生活却总让人喘不过气。多少次在拗口的先秦散文中失眠,又多少次枕着现代诗歌入睡,总想从那些厚厚的书本中寻找出一些慰藉岁月的端倪。
夜阑无声,跃纸一曲曲无谱的心歌,写尽了乡思、写尽了情思,写得游子的泪腺在颤抖。
千禧年的钟声是以古老的方式敲响的,终于我有一些诗文能陆续在《飞霞》、《南叶》、《西江月》等杂志上初入头角,后来有的还选进了《中国青年作家》。那是我最开心、最激动的时刻。从此便以为自己可以敲着娴熟的韵律走向绿野,缪斯的门能为自己永久敞开。
因为有了文字带来的喜悦,所以更钟情于笔耕。很多时候在暮鼓晨钟中守候生活,等待缪斯的再次青睐。有人说每种信念只要持定到一千零一夜的时候,幸运的光环便会临落在你的头上。我还真以为然。时光就这样在点滴中流逝,心声却在守候中发黄,一千零一夜后没有出现太多的奇迹,日子照样如从前一样平常,我无言。原本这个世上充满了真善美,而当我读懂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东西在南方却快要绝迹了,无助的日子里,还好有寂寞作伴。很多人都说寂寞也是一种享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夕阳,唯美!火红的霞光总能让人涌起莫名的感动,直到眼眶为之而潮汛。常想起兆存同志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时常说,这是诗人,很好很好的一个人。接着我也就跟着大家莫名其妙地笑了。也因此我有了一身无颜的外衣。神圣的缪斯女神,试问究竟得到了您多少宠爱?可知道披着这身无颜的外衣在异乡踽踽独行,多少次我想举起这本集子向您告别?
然而,正如诗人白帆所说:永远年轻的缪斯,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曙光还未铺满晶莹的草地,彩霞还来不急画好心仪的晴空,一束黄玫瑰再次缀满了我的窗台,我终于读懂了那隐喻的花语,当浓郁的花香漫涌成一稠涟动的春水时,那分行排列的文字再次撩起我心中深藏的韵律。青绿的草、草香的地,如同故乡的云。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还可以为生活写更长的诗。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爱情,所以我不会想起那些伤感的人,但我会感谢际遇,感谢机缘,感谢每件让我感动的小事情,感谢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小奇迹,感谢缪斯更感谢十年。
一碗凉面三十年
文/李风玲
绿树浓荫夏日长。又至夏至了,都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想起夏至的凉面,我就会想起老家,想起小时候。
知了没命地叫着,树影斑驳在整个村庄。到处都是小河淌水,两旁的草坪上总是有大姑娘晾晒的衣裳。
顶着炎炎烈日,我和姐姐各背了一捆牛吃的青草回家。手上拎一根茅草,串一串蚂蚱。这该是父亲最好的下酒物。
奶奶踮着小脚,在灶下忙活。见我们回来,忙不迭地吩咐:“快,快去压水。”
那时候,压井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抱住铁杆,添上引水,然后,快速地抽压,如果动作慢了,很可能就掉了引水,只听“呲啦”一声,前功尽弃。因此,压水这活儿,还是很有些技术含量的。
我抱住压杆,姐姐逮一瓢引水。屏住一口气,“哼哧哼哧”,动作既快又稳。
很快便汩汩滔滔。水好凉。姐姐趁大人不备,对着井嘴就开始豪饮。说来也怪,那时候,小孩子喝生水司空见惯,但是很少见有哪个伙伴,喝坏了肚子。
母亲在擀面。她是好厨娘,这毋庸置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的极端匮乏考验着母亲的智慧,为了让全家人吃饱喝足,她穷尽脑汁地花样翻新。这手擀面,就是一绝。
面板宽宽的,擀面杖长长的,都被岁月打磨得溜光。母亲不语,神情专注。铺着擀,卷着擀。“咕噜咕,咕噜咕”,有节奏的声音里,面团由厚变薄,由小变大。母亲擀面杖一伸,面饼在面板上摊开。圆得如此浑然。
母亲用面轴挑着,一正一反地摞叠,薄圆的面饼很快变成长条的梯田。
该切了。母亲的刀功极好。只听得“哒,哒,哒”,刀与案板的亲密接触,劲道又绵软。
面团,面饼,面条。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奶奶的大锅已经烧开。热气腾腾。
面条下锅了。得等它翻几个滚儿。
父亲在小锅上做卤子。西红柿鸡蛋卤。那时候,物质的匮乏也狭窄着人们的思路。吃面的卤子也总是千篇一律。后来等我长大,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面卤,却终是觉得,就吃面而言,西红柿鸡蛋卤,才是最正宗的搭配。
姐姐开始剥蒜,我在院子里摘香椿。这时候的香椿,已经茂盛无比,我精挑细选,采摘最柔嫩的枝叶。洗净,切末,它将为手擀面的色香味,做最后的锦上添花。
弟弟却是清闲的。作为家里唯一的小儿,他有着娇生惯养的权利。他不用压水,也不用剥蒜,唯一要做的就是东屋西屋地捣乱。一会揉搓母亲手中的面团,一会抢夺我手中的压杆,一会又蜷进奶奶的怀里操起烧火棍,一会又蹦到爷爷的腿上,揪他的山羊胡。
但无论怎样,大人们都是不恼的。尤其爷爷,即便山羊胡被揪得再疼,他也总是笑着,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
我和姐姐却往往大声疾呼,愤愤于待遇的不公平。但无论我们怎样地奋力声讨,大人们都是置若罔闻。然后,只听奶奶一声“吃凉面了”,所有的恼怒也就烟消云散,齐刷刷聚拢到饭桌前。
面条在盆里浸着,刚刚压上来的井拔凉水。中国人的吃法向来独特,一种食物,可以放热水里一焯,也可以放凉水里一拔,那味道,不是油盐酱醋可以调理得出来。
面条盛上了。第一碗,当然是端给爷爷。爷爷呢,只要是端起饭碗,便一言不发。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爷爷这个老封建,一直恪守。
卤子浇上了。西红柿鸡蛋。香菜梗。香椿末。蒜泥。我来不及拌匀,就开始狼吞虎咽。
母亲大汗淋漓。她为今天的凉面,立了首功。但最后一个端起饭碗的,总是她。她须先喂饱弟弟。
面盆开始清澈见底。爷爷扇起蒲扇纳凉,奶奶又踮起小脚收拾碗筷,她白白的大襟褂子有点汗湿,但黑色的大腰裤子,却还是扎着裹腿,严丝合缝。
母亲抱着弟弟,摇晃着哄他入睡。
我和姐姐,偷偷地走出家门。我们要在这大人无暇顾及的午后,挥霍一下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知了在叫。树影斑驳。我们在巷子口,买一支老冰棍儿,你一口我一口地舔着,一晃,就走到了30年后的这个早晨。
母亲老了。如今她居住在弟弟的城市。面条已经很少再擀。倒是经常打电话过来,让我好好吃饭,还说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语。
姐姐嫁了。刚刚上学的外甥经常操一口童音,提一些颇有难度的问题,他以为我这个从教十几年的老语文,无所不通。
弟弟不再调皮,他已经到了当年父亲的年纪。小公主一样的女儿,和他当年一样,娇生惯养。
还有爷爷、奶奶和父亲。昨晚,他们又出现在我的梦里。奶奶踮着小脚,爷爷捋着山羊胡。父亲在一旁蹲着,沉默不语。
老房子黑洞洞的。他们将大门紧闭。
三十年一聚 同学情更浓
文/郎人之居
三十年前,我们44位同学,走出了黔东南州商业技校的大门,踏上了商业部门的岗位,三十年后,我们44位同学,已走了5位,且只有33位能够再次相聚在一起,重温恰同学时曾经难忘的记忆。
同学情,星转斗移,三十年,已酿得愈加醇浓。
那是1979年的金秋10月,一群吃商品粮的懵懂少年,怀揣着别样的梦想,相聚在了距州府4公里远的一所坐落于大坡的商业技校。大坡原本是一所知青农场,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松树。在面朝太阳出来的山腰上,一字排开建有三座砖房,其中两边是各有10余小间的平房,供知青居住,中间是一楼一底的办公楼。后来,农场用来办学了,知青也就走了,左右两栋平房,就分别供老师和学生之用了。
因为学校是新办,条件十分有限和艰苦,虽然仅招了一个机修班和仓储班,一共还不足100人,但却连教室也没有半间,学校便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将一栋知青用来存放农具的仅有三面墙的库房,封隔起来,作教室之用。后来这教室用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但我们学习的三年,寒来暑往,都是在自己亲手砌就的教室里度过的。
当时的学生生活,相对现在而言,十分单调,没有电视机、收音机、MP3什么的,就是与家里联系,也只能通过电报和写信的方式进行。
由于是技校,我们在吃的方面便有了保障,但一日三餐总是离不开馒头、粉丝、海带、洋芋等等,因为缺少油水,下午4、5点钟,大家的肚子便会不自觉闹起革命。说实在的,只要生活有了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各自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每月受馈于家里的汇款,便在5至10元之间,这些钱,一般是用来买生活日用品的,如果要拿去打牙祭,那是千万不可能的;至于在精神生活上,大家除了打打篮球外,别无他求,于是,学校里早中晚的高音喇叭,便成了我们获起外部信息的源泉。因之,学校的高音喇叭,“教会”了我们很多的流行歌曲,如《甜蜜的事业》、《敖包相会》、《芦笙恋歌》和《年轻的朋友们明天来相会》等等,至今,每每当听到这些老歌曲,大家就会有一种置身于那个年代的感觉。当然,那个时代,如要想看看电视什么的,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好在,那时时兴放露天电影,因为不花钱,大家只要知道哪里放露天电影,不管远近,就会邀起一同前去观看,然后头顶星光,一脚深一脚浅地回到学校。
在学校,在彼此的帮助和影响下,大家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如洗衣、洗被、叠被,在一米见方的床上缀被子等等。而在44 位同学中,因为其中李阳明、高佩和秦国良曾经当过知青,较为成熟、活跃,做班干,对我们影响很大。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
从走出校门到5月25日凯里“王三姑酒店”相聚,挥手之间,已是三十年。搜寻着昨天的记忆,我们有太多的感叹也有太多的高兴。我们感叹,44位同学,已故5位,为他们感到惋惜,而健在的39位,其中女同胞14位,完整无缺,为她们感到高兴。但我们39位健在的同学,仍有4位因其他情况不能参加聚会,很是遗憾。因为明天的明天,我们39位,不一定都会整整齐齐能相聚在一起。
为了重温过去,26日上午,我们乘大巴,踏进了曾经的校园。而随行的摄影师、照相师,则将我们的活动进行了适时记录和定格。
因为合并办学,商校已并入了凯里学院,现在的商校所在地,已挂牌为国防学校。学校虽然新添了几栋房屋,但过去的办公楼和师生宿舍依旧保留着,就连原先我们睡过的两层木质床,都还完好保存着,无不勾起我们的还想,而我们亲手封隔的教室,却不知什么时候被拆出了。不过,在参天大树的掩隐下,学校显得更加的古朴而宁静了。
兴奋之中,我们在曾经是教室的球场上,手挽着手,拉开一个大圆圈,唱起了“年轻的朋友们明天来相会”。
按照日程安排,下午我们邀请了曾经任过我们班主任老师的罗康潮、杨光宏以及唐大姐,参加了在“王三姑酒店”的座谈会。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大家畅所欲言,重拾起昨天的记忆,感慨多多,心情激动。大家感慨,能聚在一起是缘,三年的师生情、同学义,将倍加珍惜,永远不能忘记。
27日,我们将聚会地点移师到了麻江县的的下司镇。我们的目的,一是参观国家皮筏艇训练基地,二是到“鸣鹿风情园”感受苗族同胞的烧烤风味和独特的长桌宴。
“长桌宴”,主要是苗族过节日、办红白喜事和接待客人而举行的一种饮食仪式。举行“长桌宴”时,家家户户会搬出桌子、板凳,连接排上几米或数十米,场面绵延、壮观。 如今,苗家的“长桌宴”已声誉远播,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族饮食文化,已走进农家乐、风情园。而我们将要感受的,不再是谁家搬来的桌凳,而是已经做好的有10余米长,一米多宽的长桌。这张长桌,将供我们包括其他人员共40余人共同就餐,并为我们的三十年一聚带来美好难忘的记忆。
十年,红颜幽梦老
文/NeeYouLove
落雪纷飞,十年寒窗似一梦。孤寒清秋深回眸,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残像,那份满是离愁冤苦的素笺,那满是思念惆怅的文墨,几人懂?
一句等待,泪拥残生。一曲想你,血泪织成的诗行。红尘陌路身随影,满腹柔肠诉于谁人听?
一曲横萧,泪回往昔。一段夙愿,执子之手相许欢。可奈何,奈何,紫陌红尘终是形单影只,谁又负了谁的一世忠诚?
一素笑靥,倾城倾心。一折离别。美人梦短终是空。盟约三生石,字字心诚拓。可这始料未及的生死诀别,残烛泪始干,思念如浊酒,悲情的忆腾,酿成清灰寄于谁?
月圆之夜,有君一梦。月缺之时,梦醒人怅然。红颜你记得否?月圆之夜深深叩首,句句誓言催心?一世情肠寄于君,一素笑靥为君守。这人生夫复何求?这当得宿命三生之幸矣。可奈何,奈何,魂断清秋?如蝶飞,如镜碎,如叶落,如梦跌醒。为何一去不返?圆月残缺犹如缺你,独缺你填满我一世落魄凄凉。
独月挂枝头,心事欲谁宠?南柯一梦命伤谁?伊人憔悴揽黄酒,雨落芭蕉腐人心,胭脂香于红尘绝,月满西楼亦为万年霜。
千里共婵娟,万年赴薄凉?一季相许情为红颜,心为红颜。愿生生世世永相知。纤指古筝岁月悠扬,既然不为花田错,这涟漪江山能否一起观?一季太短,奈何徒留一世情牵。这古色亭台一人守,那一世情牵的梦独自绘?
岁月荏苒多少伤?落英残红葬尘埃。月下金樽为谁举?怎了这无极相思?欣念初见欢,落寞残离别,离殇成最终的章。君取横箫泪今世,独留空相思。手写念笺寄来生,红颜聚与君来世相许欢?
桃花红艳年年开,只是不归旧故人。桃花轻语一世离愁,一世离殇。采撷一朵寄红颜,让你来猜,这万念俱灰的思念,到底多疼痛?花瓣掺青泪,这滴滴都是心碎,点点都是心醉。微风徐徐,桃絮纷飞,闲于宣纸掺回忆,乐在其中思你想你。这一曲等待,犹如人间梦一回,听雨楼下再无人把伞为君撑?
最美不过江南烟雨梦,最美不过红颜一生一世相许。一场蝶恋花的传奇,一场落日观云霞的浪漫盛宴,一场踏破万里冰封水火交绵的书卷,将美艳的不可胜收。可奈何,都是自以为?几度烟雨几回秋,几度伤悲落成雪?奈何含恨而别,无法再爱的宿命?最怕相知相许,最怕情深缘浅。秋风梳不尽碎梦残伤,一壶浊酒理不清爱情无题的断章。
红绡香断是君怜,昙花一现的残情。多可怜?春残花落,红颜别离,伤终究是伤。悲悲戚戚一颗彷徨心,芳草萋萋蹒跚步行于何处是终点?尘埃满覆的胭脂盒,宣纸淡黄。独倚窗棂十年念一梦,只为红颜你。为红颜泪湿多少信笺,每一章欲思断魂的刻骨思忆,你收到几封?
谁将青泪抹,谁惜君十年寒窗苦守?落红不是无情物,落泪只忆多情殇。人有情有意,却为这月圆月缺而忧郁成疾。神伤无安年,序为永生永世?
一曲红颜别,万年终无头。思念无头,泪无尽头。撒泪成海唱清明,一座无骨深埋的心坟。谁祭祀打扫那风尘仆仆的岁月红尘路?手抱君子兰花一束,愿红颜你解我生生世世的悲苦与柔肠。
冷月凄凉,十年神往。一曲十年自作多情,一曲十年诗泪成行。问问君,生命残剩多少十年?十年为何思,为何生?君回答,一季红颜笑靥永难忘,一季柔情定当永世灵魂伴。十年为红颜,再复十年也如此,直至命悬坟头才当还。亦横箫音悬缘,不悔十年诉忠肠。
今夜把酒唱红颜,十年,红颜幽梦老。此心坚如金,不叹红颜不还。君子话情意盖过天,一句等待,便是永世永世,一句想你,心缕成灰烧成灵魂也还是爱你。
走进十年看空间
文/人生如水
雪化了是春天,今天是我走进空间第十个年头。在走进空间十年之际,将最近拍下的吉林市东山文体中心、江湾桥附近的美景和松江路、江滨路以及北山的夜色粘在空间,让朋友们欣赏一下北国江城——吉林市初春的美丽。
十年前开始写空间日志时,正是自己打工的时期,实在无聊,才借QQ空间这个平台消磨时间,更重要的算是一种学习吧。走到今天我切身感受到,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更为需要。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空间日志呢?实话实说:既为保存一点人生曾有的风景以及过往,也为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做个记录,同时也为自己退休以后有个营生做个铺垫。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守望心中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愫。
我就是草根一族,不想所图,没有利益。我的原则是不追求哗众取宠的刻意刷新,不追求“名不副实”的点击率,更不追求“一鸣惊人”的特殊文字秀,也不参与黄钻达人之类的特殊网民。只是喜欢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写在日志里,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十年QQ空间,养成了每天都要写点什么的习惯,按照三天一篇的进度走了十年,无论在民企还是在国企,从未间断。十年中,在平静中作文,在无声中耕耘,在沉思中感悟,在行走中思考,在自然中滋润。“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虚拟的网络和大千世界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千把文友,有缘者自会相识,有心者自会相知。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我也没意见,因为我的空间我做主,和任何人都没关系。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别人有着怎样的生活,走什么样子的道路,旁人永远无法真正了解。
近两年,由于微信的飞速发展,写空间日志、看空间日志的人越来越少了,微信和空间都属快餐文化,微信更具时效性和及时性,且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由于内存有限,资料无法长期保存。空间则不同,任何资料,都可以利用腾讯这个平台进行长期保存,且随时可取可读,这是微信和空间区别和不同,所以我更喜欢空间。
对于空间日志,我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的个人爱好不多,不玩牌,不喝酒,最大的嗜好是吸烟,其次写写小文,再次是喜欢摄影;虽然作文作的不好,也在文山会海上混了40多年;摄影我不专业,只是用影像记录一下所见所闻。走到哪拍到哪,走到哪写到哪,就这样近十年里我以我的方式,在空间里折腾,但它却忠实的记录我这十年。
空间日志是帅性而为,很少羁绊,是一种轻松的享受。这些年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退休以后,无论在国内还是出国在外,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把自己所见所闻整理成空间日志,虽然文字质量不高,缺乏系统性,但却把这十年的经历完整的记录下来,每每回头再去回味时,真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大言不谗地说,写了一辈子材料,真正感觉到写空间日志和写公文大不相同。我体会:空间日志面对的是公众,所以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且大众化,希望能深入浅出的把看到东西描绘出来,写的更准确,让大家理解。因为时间有限,我写日志一般是一气呵成,写完很少回头看,所以难免会存在词不达意,逻辑上不够严谨。
空间是自己的舞台,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见解,在这个平台上,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人人可摇旗呐喊。但实话说,空间也不是完全个人作主的,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完全自由并不现实。没有腾讯编辑们的认真审查,没有朋友们的不断捧场,没有一定的水平和深度,空间就会成为一个杂草丛生的平台,没有那么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功底,尽量不要涉猎那些敏感的领域。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腾讯QQ空间刚刚开通不久,我就在一位同学的鼓励下,走进了空间,开始作文,当初还有些虚荣心自尊心驱使,但是时间长了,这种虚荣和自尊渐渐淡漠了,写空间作文成了一种习惯,另外几十年的办公室工作,也养成了喜欢积累的习惯,我想,谁都不是生而知之,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是智者,都是长时间锻炼出来的。
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十年1066篇作文,25212幅照片,看着这些自己的成果,回忆的时候会觉得特别舒服。十年空间像大海的潮水般,一浪接着一浪,网友们也换了一拨又一波。第一拨网友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我对那些仍在坚持的网友表示最衷心的敬意。
有人说:“识字易,写字难,写文章更不易”!唐朝贾岛以“苦吟诗人”着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能有些夸张,但写作的艰辛却是言之切切。特别是写公文,更是点灯熬油,有时为了一句话、一个字,也会推敲多时,斟酌很久,唯恐领导们怪罪下来。相对来说写日志相对容易些,不必字斟句酌,能表达出意思足矣,无非是自己对得起自己罢了。
就日志的内容而言,无论是人生感悟,还是人生过往,或是旅游杂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从空间作文的体裁而论,大多是散文和杂文,有议论,也有叙事,还可以是诗歌……均可自由选择。当然也可以笔随心动,其实无需太过严谨,但决不能出格。这个“格”,我的理解就是“文者自负”的意思。
空间作文既是写给自己的,同样也是写给朋友、网友们的。作文应该和公众真诚相见,要接地气,当然应该既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如果一定要“孤芳自赏”也未尝不可,这就是网络的“魅力”!不要被别人所左右,做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任凭他人评说,我自“随心所欲”。
在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生活内涵,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顺着自己的情绪和思路,很平淡地记录下关于文字和身边的一些故事。我的写作水平不高,但是真正体会到简单中的快乐,对于我来说,关注和鼓励比别的更重要,作文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一种创造的乐趣。
我写日志的同时,也喜欢浏览网友的日志。喜欢那些有深度、有意义,或是志存高远的文章,或是风趣幽默、有意思的文章。这些文章针砭时弊,笔锋犀利;情感丰富,发人深省;生活历练,让人启发。我也会因为它的言之有物,默默地欣赏,默默地喝彩。
回想退休以来,告别了繁忙的机关工作,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上班时,工作性质决定,自己可以游走祖国各地、出国洽谈。退休这样的机会没了,所以就在家门口转转也不错,只要不闲着,必定有收获。空间作文十年,从网上也认识了不少文友。我尊重他们,学习他们,滋润自己,得益匪浅,从而也提高了自己。
在过去的日子里,写日志让我体会到幸福,正是这种简单的追求,支撑着我的精神世界,让我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写日志十年,真是思绪绵绵,感慨万千。在这十年里,得到了不少朋友、网友的帮助和关心,在此,真心诚意地感谢所有朋友、网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祝愿浏览过我空间的朋友、关心我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吉祥。
妙人可净心
文/石兵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这句话藏着让人心澄净生活充实的不二法则。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称呼那些有趣世间的人为“妙人”,他们个个有着异乎常人的特质,固守个性的同时,也在影响与改变着那些出现在他们身旁的人。
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个爱读书的学长,当然,他读的都是课外读物,武侠小说、现代诗歌、野史传记等等,总之,与课本不搭边的那些读物统统是他的最爱,恰巧,我也是个爱读此类书籍的人,于是,我常常会找他借书来看。
但是,这人却有一个原则,从不借书,只同意交换,而且,还必须是他感兴趣的书才同意交换,于是,我总会挖空心思找一些他可能感兴趣的书籍,找亲戚朋友借,省下零花钱到书店购买,久而久之,我竟然在看到一本书时首先想到的是他是否喜欢。
此人比我大两岁,细细想来,其实,我只与他交换了一年的书而已,但是,这一年,我却几乎读遍了他所有的书,他的书影响着我,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我,一直到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我就是在这一年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方式,学会了以物易物的公平法则,也在不知不觉间丰盈了胸怀,澄净了心灵。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个车间实习,我遇到一位脑筋不转弯的师傅,他面相普通,话语极少,却总是一副不容置否的模样,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必须按照他的意思来,半点不能马虎,加工零件时,他只看一遍图纸,就能把所有数据都记得清清楚楚,站在车床前,他戴着厚厚的眼镜不苟言笑,双手如机械般上下翻飞,很快,一个个完美的成品便在他手下鱼贯而出了。
看他工作起来毫不费劲,我却整整模仿了一个月都无法得其精髓,还常常出错加工出一堆废件,有时难免心中焦燥,忍不住就会和他抱怨几句,每逢此时,他便会瞪起眼来说上一句,我干了三十年,你干了三十天,能一样吗?
他的话让我很没面子,但是,我很快发现,车间里也有不少干了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老工人,但是技术都没有他好,当我把心中的疑问向其他人说出时,那些人也都双眼一瞪,说,他三十年干一件事,我三十年干三十件事三百件事,能一样吗?
我倒吸一口凉气,他竟然三十年就在做这一件事,如今还能做得兴味盎然,果然是个有趣的“妙人”。
后来,我离开这家公司时,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他。细细想来,他的有趣与妙正是在于做了别人认为很容易却做不来的事,往小里讲,这叫一条路走到黑不思进取,往大里讲,这就是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的工匠精神吧。
一个看重生命质量的人,一个追求人生情趣的人,一定会喜欢和这些与众不同的“妙人”呆在一起,与“妙人”聊天,总能有着醍醐灌顶的明悟,与“妙人”共事,总能有着淋漓尽致的贯通,与“妙人”在一起,智慧通达,心思澄净,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和更有意思的事情吗?
十年,保定城的夏天
文/王文静
28岁,那年夏天,在保定古城的西南角,一座省直属大学的附近小区,我和他,骑着辆旧单车,四处打听出租屋的具体地址和房主。
从乡村到城市,我们彼此命运相济,在一家民办学校教书,课余时间痴迷读书淘书,结缘相爱,然后走到一起。没有车,没有房,更多的是在一起美好梦想的憧憬。
假日的午后,一辆单车,两个人,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停留在某家旧书摊旧书店,饱览文字,浸润书香。落日余晖,租屋小院,赌茶聊书,吟咏诗赋。
30岁,我辞了职,离开学校,渴望用一支笔,在城市扎下根去,像棵树那样,在古城抽叶,开花,结果,慢慢老去。38岁,已经融入这座北方古城,我的文字树,早已是繁华朵朵。两个宝贝女儿,也前后开始读书识字,写作间歇,喜欢唤过我的女儿,左右拥着她们,给她们读我的文章。
每到6月,我都喜欢带着俩孩子,去游赏保定古莲池。假山长廊,阆苑书房,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满池荷花,夏日风景里,在当年黑白电影上的拍摄地点,我给女儿们讲有关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往事。
十年的怀念
文/张巧艳
妈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妈妈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家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她身上却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辉。
妈妈非常善良,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她的爱不仅体现在对丈夫、对子女、对家庭上,还体现在对亲戚朋友、对周围邻居、对陌生人的身上。妈妈有一位伯母,自打我记事起就瘫痪在床上。每次回娘家,妈妈都要去这位伯母家帮忙,干一些缝被子、衣服等本该由伯母干但干不了的事情。有时候,外婆因为心疼妈妈,难免唠叨几句,妈妈总是说:“看着挺可怜的,你就不要说了,我不累。”后来,外婆因病离世,此时,最小的舅舅还没有成家,作为大姐,妈妈就承担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责任。妈妈生活中很少跟周围邻居发生争吵。即便有时候,因为一些误会闹了些矛盾,妈妈总是习惯于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小时候,虽然家里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但妈妈从没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年我们身上穿的所有衣服、鞋子都是妈妈亲手缝制的。妈妈心灵手巧,不管谁身上穿一件什么样式的衣服,妈妈只要稍作研究,就能做出来。因此,小时候,我和姐姐总能成为其他小朋友羡慕的对象。过年时,妈妈能用一丈布料,裁剪搭配做出四条裤子,引得周围邻居都来请教。最难能可贵的是,妈妈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能感觉到读书的重要性。当时的农村,没几个人能看得那么长远。往往孩子小学毕业,最多读到初中,就被家长叫回家干活挣工分,特别是对女孩子。许多家长认为,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干啥?能认个字,写个名字,买东西会算个账就行了。但妈妈却鼓励我们好好读书,不要考虑家里是否能供得起。她告诫我们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家不论男女,谁能读进去,就供谁。只要能考上,我们砸锅卖铁也供。”正是在妈妈的影响和鼓励之下,我才一路读到高中,考上大学。妈妈为此感到特别骄傲。
妈妈特别勤劳,能吃苦。在我的印象中,妈妈好像从来都不知道累。每天,我们都是在妈妈温柔的喊声中起床,等我们去了学校,她就到地里去干农活,中午,回到家里,看到的又是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晚上,我们都睡觉了,她还在灯下为我们一家人的穿衣忙碌。小时候,经常是一觉醒来,看到妈妈还在灯下穿针引线,可早上起来,她又在我们之前起来了,不知道她一天到底睡多长时间。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点叛逆,时不时会惹妈妈生气。记得有几次,妈妈因为从地里回来晚了,饭没有及时做好,我因为害怕迟到被老师批评,就不吃饭往学校跑。妈妈既要忙着赶快做饭,又担心我饿坏身体,还要想法拦着我。在跑和拦的冲突中,妈妈是又气又累。现在想来真是后悔不已。
思绪飞,在午夜如水的凌晨
文/微风无声
十年,说不长其实也不短,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没有人能知道。
--题记
日过日,月过月,年过年,走过风,走过雨,不知不觉中踏足东莞这片土地也有十年时间了。十年,我拥有过,也失去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得就必有失,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事。
十年时间,说不长其实也不短,光阴似箭,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没有人能知道,我只知道人活着就该活在当下,走好今天,过好今天,展望明天,才会有明天美好故事的开始。
在一种平静的注视中成长,往事如烟,日子如蝶,在东莞的这些年,每年都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或欢,或悲,或喜,或愁。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生活中的故事,每天都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些年,基本上每个故事都会留下一些感触。
这些年,喜欢一种感觉,一种淡淡的感觉,就是一切都自自然然的,只有这种感觉,才能让一颗异乡漂泊的心平静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神,一转眼间,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想想刚到东莞时才跚跚学步的女儿现在也已开始读初一。儿女们一天天地长大,而我们这些做父母却慢慢老了,岁月催人老,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又是一年春节将近,随着传统佳节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年的气味也越来越浓。看着身边的同事和同乡在商量着几时回老家过年,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挥之不去的淡淡愁丝,今年又不回家过年。
在东莞的十年时间里,只在家里过了一次年,那是刚来东莞的第一年,除了这一年,别的时间都是在东莞过的年。这些年,因为双亲的离世,一直都是举家在外,一双儿女也是小小年纪就在东莞读书,读完了幼儿园,小学也读了大半,直到2010年过完年才转回家乡高州市区的小学读书,直到现在开始读初中。
这么多年,再苦再累的日子也经历过,想想当初,双亲离世,弟弟刚成年,一双儿女又年幼,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我忍住痛失双亲的泪水,带着刚成年的弟弟,带着年幼的一双儿女挺过来,挨过了那段痛苦的岁月。是她,是那年轻时远离父母亲,不顾父母,不顾亲朋反对,跟随我到高州生活,陪伴我的太太。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地陪伴在我身边,支持着我,关心着我,分担着我的一切。在承受着我所要承受的一切之外,她还要照顾着一双年幼儿女的成长,可知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只不过她是以一个女人的柔情关怀着,陪伴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可以陪伴自己一生一世的男人,照顾着二人的一双儿女。这些年,没有家公家婆,又远离自己的父母亲,家中事务和一双儿女的养育就辛苦了家中的她。“女人是家”,这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谢你一直无怨无悔地陪伴着我,关怀着我,分担着我的一切,陪伴我走过那段痛苦的岁月。少来夫妻老来伴,我只想对你说一句:未来的日子,紧握你的手,相依相伴,爱你,用我的一生!
静坐电脑前,听着一首首轻柔的音乐旋律,心中涌起一种淡淡的思绪。又是一年春节将近,年味浓浓的,思绪淡淡的,淡淡中带点乱,想写些刹那的心情,可又不知怎样去下笔,可能是久没动笔之故。
音乐声响起,带着轻柔的音乐旋律,乱了午夜的寂静。寂静的午夜空间,聆听着轻柔的音乐声,唤起了心底的一缕缕记忆。
是谁乱了心底的思绪?是那渐行渐近的春节脚步。夜深深,思绪如水,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思念着远方的她。出门在外,离开了家,离开了熟悉的亲人,才懂得了“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道理,也才懂得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实际无奈。也才体会到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也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实也很无奈。
为了生活,为了明天,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为了生活,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决定怎能样去做的。生存就是这样,有时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可还得在茫茫求存。
出门在外,也许是思念太浓之故,空闲时难免会有一种想家的情愫,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一个人在外的日子,空闲时总会和家人通下电话,听着家人熟悉的声音,心中会平静很多。
又是一年春节将近,年味浓浓的,思绪淡淡的。轻逸飘浮的旋律,唤起心底深处一缕缕的记忆,或欢,或悲,或喜,或愁。
轻柔的音乐,心底的记忆,淡淡的文字,有点乱。
时光的温度
文/马亚伟
朋友喜欢摄影多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他让我为他的摄影集取个名字,我默默地翻看这些经年的摄影作品,回忆着往昔岁月,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时光的温度。朋友拍手称好,说这个名字正符合他的初衷,当年他爱上摄影,就是为了把生命中带有温度的片段留下来。
时光本身是没有温度的,是人的经历,赋予了时光温度。过往时光,温情或者微凉,火热或者冰冷,此岸花开或者彼岸花谢,良辰美景或者满目苍凉,都留下了人生冷暖的印记。往事如尘烟,如果不能留下些什么,可能早就散得无影无踪了。记录生命中的种种片段,定格时光,留下永恒。此去经年,再次触摸曾经的带着温度的往事,我们的指尖和内心依旧能感知其中的冷暖。
你感受到时光的温度了吗?时光的温度,是我们留下的喜怒哀乐。一路的欢声笑语或者一声叹息,都被时光记录在案。每个人的时光,都有不同的温度。即使你我拥有相同的时光,生活也有可能赐予我们各异的命运,而命运又带给我们不同的冷暖体验。记得我们毕业十年聚会,大家感慨横生,纷纷回顾自己十年的历程,有人十年辉煌,有人十年平淡,有人十年辛酸……人在俗世的海上飘着,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再纵向看,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温暖,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冰冷,无论怎样,来的尽管来吧,感受时光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受。大家还纷纷预测,再过十年会如何,可能有的人命运会发生反转,体验冰与火的不同境界。所谓人生,其实就是经历;而经历,留下了时光的温度,带给我们或暖或冷的体验。唯有如此,人生的内涵才能够深厚,人生的外延才能够拓展,生命才得以丰富而广阔。
世事浮沉,岁月冷暖。时光留温,人生有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的的哀痛,“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感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的喜悦,“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是纳兰性德的伤感……往事依稀,旧梦从未凋零,每每忆起旧事,眉梢心头的冷暖依旧那么真切。时光真的是有温度的,人生起落,如同寒暑变迁,总会让生命呈现不同的状态。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一直觉得,“静好”和“安稳”是最佳的生活状态。时光留下的冷暖相宜的温度,不冰冷,不火热,那种温度能够带来最舒适的感觉,我们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被灼伤,一切都那么浓淡有度,张弛恰当,是最从容的状态。可是,静好和安稳有时只是美好的憧憬和祈愿。谁的人生能永远静好安稳?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人生的冷雨寒潮,都有可能体验到透心凉或寒彻骨。即使如此,生命也是值得珍惜的。
只有一种色彩的人生是单调的,只有一种温度的人生是乏味的。时光的温度计能够测出曲线状态,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即使周遭冰冷,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努力朝着阳光的地方前行。走过寒流,一定能迎来春暖花开。没有冰冷哪能感受到温暖的幸福?体验过冰冷更能珍惜温暖。时光留温,冷暖交替,这才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十年
文/HZ忆诗
今天,在空间看到你快过生了,突然特想给你精心挑选一个礼物。仔仔想想,我们都认识十年呢!但我从来都没正式的送你一个礼物。做为朋友,而且是认识这么多年的老朋友,实在是渐愧。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的明白你是不会跟我计较的对吧!我总是这么的厚脸皮……
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好多的心里话想给你说。平时大家都忙,打电话沟通时,时间总是短暂的,自然都不会刻意的去表达一些感情。所以,借你这次过生的机会,我得把心里想说的话给你慢慢道来,肯定会有点啰嗦,但还是麻烦你仔细认真的看下去。让我们一起回顾哈这十年的感情吧!
现在回忆,当初在学校时的美好时光,开心多过心酸、简单多过复杂;那时的我们对待感情的懵懂、对待友情的着、对待新鲜事的好奇,让我们从中慢慢体会。那时的我们想事情总是那么的简单、随心所欲、笑起来是那么的真心,不参杂任何一点的虚伪……也许你从来不知道你在我心中的位置吧,是同学、是朋友、更易是亲人。还记得当时我们一起去买内衣的情景吗?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好多东西都是你教的,当时你也只比我大一岁而于,并且你的妈妈还在外地打工。当时我就满佩服你的,你的自学能力、独力性都很强,人又漂亮、待人又很真诚和善、各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自然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你并不知道当时自卑的我因有你这个朋友是多么的自豪、幸福。也因为跟你在一起,才让我那颗不原意打开的心慢慢的变化着……而离开学校,最不舍的就是你!
时间总是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消失,在我们还来不及欣赏它的时候,它已经一去不复返呢! 直到大家陆续的离开学校出生社会。一晃就十年了,出生社会后,因大家选择的方向不同,世界各地的分散着,而如今的你也有一个家了。联系自然也就慢慢的疏忽起来,但是我相信我们那颗牵挂的心还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
朋友,对不起!这些话十年后的今天才给你说,请原凉我当初的不懂事、请原凉在这十年间让你牵挂。但是,朋友,虽然我们现在不在同一城市、不会天天见面、更不会天天打电话发短信等等,但请你记住,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时、需要倾诉时、或是需要帮助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想起我这个朋友。也许我并不能帮你把事情解决圆满,但我一定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你、支持你、鼓励你、因为我们是朋友…
朋友,也许下一个十年后,我们的情况又会有许多的变化!但我相信我们的心还是一如既往的永远紧扣在一起的。你原意跟我一起经营这份友情吗?
十年
文/ldyun409
十年的时间如风般拂过肩头,带走了我最美的青春年华,也带走了我那虽然稚嫩但却刚毅的俊美脸颊。而今留下的,只有永远扛不完的各种责任,和挂在头顶日夜牵引着我前进的模糊之画。
至今仍记得十年前初次来到保定,和同学畅想美好未来的情景。那时对未来还没有定义,也不晓得以后在这里究竟会怎样,只知道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和公司充满了期望。谁知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很骨感。没有任何的理由,也不给任何的机会,只因三年混得只是大专的文凭,自觉高高在上的小领导嘴皮一动,我便被发配到线圈车间。之后便是漫长的十年工人生涯,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我日日牢骚满腹,但却无奈总是身小性怯接受着命运的指使。
在舞台话剧中,大幕总是被拉来拉去,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大开大合。无论是古之贤者还是今之哲人,都喜欢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戏,将每个人经历的是是非非比作天之编剧早已谋划。如果真如此比喻,十年对我来说就是那被人拉来拉去的大幕,而跟着幕布的开合,我也由昔日之懵懂少年变成了今日之颓废躯干。
我对现在的状况很不满意,无论对谁我都会如此说,绝不回避。人总是要有希望的,在生活中如此,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如果只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平庸,在诸多的机会中次次败北,也就罢了。可偏偏在这小小的公司中作为外来人的我毫无机会可言,甚至连个救命的稻草都吝于施舍。如果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也没什么,可偏偏那些关系错综复杂的人眼看着呆板无能,却依然能够平步之遥。
我自知不是什么海底之龙,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我也自知自身知识浅薄不能担当大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有机会能站在同一起跑线听着枪响,即便是真的输了也是应当。初时每每想到此景心中甚是愤愤,如今早已习惯了,不然又能如何?
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于那些飞黄腾达的人来说想必会心生埋怨,怨这时间的匆匆不容我享受就已过去。而对我来说十年却又是如此的漫长,想想每日醒来依然是单调的重复性工作,我就沮丧。可是再想想,时间对我来说又是如此的的匆匆,以至于我还没有试着改变,就多了无数个后顾之忧。同样的,只是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时间就荒废了我的青春和梦想。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屈指算来一个巴掌就能概括人的整个一生。也许,在接下来的十年,接下来十年的接下来十年,我依然会在这里每日牢骚。但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有勇气去改变,试着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到最后没有任何收获,我也心甘情愿。
密语
文/宁江炳
阮贵三十岁就从中学校长提到教育局副局长,在这个任上一干就是十年,这二把手的交椅虽坐得稳当,但也再无所发展了。眼看一些比他资历还浅的晚辈一个个升迁,再看自己升职的年龄就要到线了,再不挪挪位置就没有希望了。
十年前,阮贵当上教育局副长得益于他当县组织部长的姑父的提携,可惜几年前,他的姑父离岗了。他在官场混了十年,深知官场的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于是,他托关系找路子,主动出击,无柰“药不对症”,或“药力不够”。
县里新来了一位钱书记,按常规又有一轮人事调动。这天,阮贵在茶馆与朋友一起喝茶,无意间听到县政府办公室贾主任是新书记的妹夫,而贾主任的弟弟贾明正好与阮贵是中学同学。听到这一信息,阮贵眼前一亮,一个“曲线救官”的方案瞬间成熟于胸。
阮贵准备好茅台酒,中华烟,和一个“信封”,联系好贾明,晚上找到贾主任,请他从中引荐。贾主任很爽快地应下这事。两天后,贾主任领阮贵见到了新上任的书记。书记自始至终都很严肃,待听完阮贵一番委屈的“哭诉”后,书记拔通了组织部长的电话:“喂,金部长吗,我是老钱啊,你觉得教育局阮贵这个人怎么样,他当了十年副局长,称职吧,如果不称职就免了吧……”钱书记打完电话转身对阮贵说:“回去吧,好好干。”
阮贵听到“如果不称职就免了吧……”眼前一黑,身子差点软下去爬不起来。
贾主任却来了一句“阮局长,你可得好好谢我啊。”
“我副局长都要免了,何来局长之称?”阮贵如坠迷雾之中。
“老阮啊,你这十年算是白混了。你难道一点也不懂的那句话的意思?我姐夫不能直说,怕授人以柄,只能明贬暗褒,一个县委书记亲自过问一位副局长的任职,这其中的用意不说自明啊……”贾主任一语道破天机。
阮贵一听,顿时转忧虑喜。
不出十天,阮贵就被任命为县文体局局长兼局党组书记。
今夜烛光为你点燃
文/蒋波
今夜,夜风习习,飘过缕缕温馨;今夜,月色如水,水般缠绵。今夜,离七夕情人节不远了,今夜,我们相聚,点点烛光为你而燃。
今夜,星空灿烂;今夜,明月圆圆,宛如你开心幸福的笑脸。把酒明月夜,深情对视,烛光如此璀璨,莹莹烛火中,你眼中是我的微笑,我眼中是你的笑脸,会意的眼神,早在十年前已达成亲密无间的默契。抿一口美酒,是亲情的汇合还是爱情的香醇,今夜,我欲醉,一切,皆在酒中,也皆在不言中。
回首十年风雨与共,阴晴同行,携手的日子就这样有激情也有平淡,并肩同行的路上再苦再累也化为甜。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双眼眸始终注视对方,款款情深,汇为支持理解和信任的光环。
缘深情寿,当年雨丝为媒,雨中相识开启浪漫的良好开端;相处相守,用彼此的真心把每一个日子渲染出精彩,柴米油盐的交响曲中唱不出厌倦。你用你宽广的肩膀,我用我勤劳和细腻的情怀,共同撑出一片属于我们的家园。
平凡单调的日子中,摩擦和分歧在所难免,宽容和大度是和谐美满的钥匙。相视一笑,所有不快笑成春天的温暖。
十年恩爱,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其乐融融,从工作事业的拼搏奋斗到彼此不变的情义。我们恩爱十年,更期待明天。
紧握的双手,永不分开,共同的脚步,更加坚定,点燃烛光,是一份祝福和美好,烛光被点燃,心也被点燃,照亮未来。
在真正的爱情道路上,尽管时光荏苒,容颜改变,但不会有厌倦。
海之蓝,逝水捻墨香
文/素子风
秋水之畔,一袭白衣,望不穿的红尘中,有你眷恋的身影,却也只能任由风吹波澜,潮起潮落。晨钟暮鼓,佛香袅袅,醉梦红尘后,那抹笑,依旧掀起思念的浪潮,席卷而来,原来,秋色非过客,染指了你的心。
年轮徐徐,纯白色的记忆微凉,几许蹉跎,几度迷茫,斑驳的青石板路,演绎了一场场泪眼婆娑的剧目。那残存一季的断断笙箫,误扰一份幽静,弥散在海天之间。你的笑颜,游风戏水,荡漾了海的深眸,璀璨了海之蓝。
回首寒暄,却再也未见你身影,唇齿依稀,搁浅了那句好久不见。风吹梦过,一袖暗香浸染,红尘中的你,那似曾相识的味道,荡开一圈圈波纹,若离若即。
流年琴弦,弹指深处,褶皱了你的岁月,留下淡淡痕印。静默秋水,缱绻了几多思念,一别十年,若梦光影铺满记忆中的鹅卵小径,一大片空白,一大片微光,一大片你的身影,摆在心底,就这样醉在你温暖的怀里。
流转的旧时光,绝口不提,十年酸楚。独坐秋水岸,笑看红尘路,是你,轻触眼角的泪水,撩拨眷恋的目光,牵引心中的温暖。谁也不行,穿越为你堆砌的思念之墙,十年默念,十年梦醉,只有你,是生命的景致,氤氲时光的脉搏。
古刹老藤,木鱼声声,敲落悲欢离合,无思量,无极限。缘起缘灭,情丝连连,苦味甘甜尽逝水;挥笔,淡描浮云,生息息。白衣拂袖,掸落红尘痴梦,静守思念入海,淡看红尘光阴,心无挂碍。
大山情怀
文/谢文娟
三十年是那么的遥远,三十年是那么的漫长。可是,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
我的童年是在大别山南麓脚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童年虽不算精彩,但大山始终伴我成长。童年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儿时和伙伴结伴到大山的脚下去游玩寻乐。那时候,我站在山脚下,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看着,心里只有一种感觉,山——真高呀!家乡的山是深沉稳重、敦实而豪迈的。那山,虽没有冲天气势,但也连绵不断,仿如厚实的屏障,四季如斯地安坐在村子的后面,担护着一方的守护神。
再去登山,是我们一家人同去的。不停地走着,漫山遍野的花丛,那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芬芳的花香袅袅飘来,婆娑的树影随清风起舞,淡淡的流云从心头滑过。大山的梦,被同伴一阵阵高亢的歌声唤醒。当我伸开双手感受迎面吹来的凉风时,感觉是那般的真切、实在。小道上,我的父亲双手反背,正行走着,脚步是轻快的,不难想象,此刻的他心情自然也是舒畅的,这里曾有他三十年前的梦。父亲十八岁那年入伍,部队生活让年轻帅气的他更加成稳、坚强。转业后他就工作在这大山中的林业部门,一高干闺女对他颇有好感,出于门第观念,父亲拒绝了她,但五十好几的父亲依然保留着当年那女孩送给他的海螺工艺品。
母亲是山里的女儿,所以,她也爱着山,她像爱山一样爱着父亲。三十几年来,她把她全部的柔情和贤淑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个家,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从父亲心底滋滋地生发出来,在心底荡漾着……父亲说:母亲是他最信任的人!是他一辈子的亲人!
三十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很少谋面。
大家的去向,只在回乡省亲回到村里,听父辈们谈起。
同年出生的十几个娃娃,如今男已当婚,女也已嫁为人妻。
记得钱钟书说,人生在世,都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未必就是想做、爱做的事,得失之间心里自有权衡。
自知,富贵平庸千般样,唯有光阴无偏私,我们是行驶在各自轨道上的行星,在这一交点上相遇、相知,如今各奔东西,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